| [1] | 陈心启, 吉占和, 罗毅波. 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彩色图鉴[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321-340. | 
																													
																						| [2] | 曾宋君, 田瑞雪, 陈之林, 等. 兜兰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进展[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18(4):459-468.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0.04.023    
																																					URL
 | 
																													
																						| [3] | 罗毅波, 贾建生, 王春玲. 中国兰科植物保育的现状和展望[J]. 生物多样性, 2003,11(1):70-77. | 
																													
																						| [4] | 罗毅波, 贾建生, 王春玲. 初论中国兜兰属植物的保护策略及其潜在资源优势[J]. 生物多样性, 2003(6):491-498. | 
																													
																						| [5] | 陈羡德, 康红涛, 邹金美, 等. 魔帝兜兰非共生萌发与组织培养研究[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30(1):73-76. | 
																													
																						| [6] | 张英杰, 初美静, 刘学庆, 等. 大花型肉饼兜兰无菌播种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10):130-132. | 
																													
																						| [7] | 张英杰, 初美静, 刘学庆, 等. 大花型肉饼兜兰高效设施化生产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7):135-138. | 
																													
																						| [8] | 陈影, 郑枫, 吴坤林, 等. 魔帝兜兰试管苗移栽过程中叶片气孔变化及光合特性[J]. 植物生理学报, 2017,53(12):2137-2146. | 
																													
																						| [9] | 刘晓燕. 不同栽培基质对兜兰(Paphiopedilum callosum)生长及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06(1):44-49. | 
																													
																						| [10] | 王英强. 中国兜兰属野生花卉资源[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1):45-49. | 
																													
																						| [11] | 杜晓洁, 易绮斐, 叶钦良, 等. 濒危植物紫纹兜兰群落特征及其保护[J]. 植物科学学报, 2017,35(6):844-850. | 
																													
																						| [12] | 刘仲健, 刘可为, 陈利君, 等. 濒危物种杏黄兜兰的保育生态学[J]. 生态学报, 2006(9):2791-2800. | 
																													
																						| [13] | 陈之林, 叶秀粦, 梁承邺, 等. 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的种子试管培养[J]. 园艺学报, 2004(4):540-542. | 
																													
																						| [14] | 武荣花, 张晓. 兜兰属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42(4):6-10. | 
																													
																						| [15] | 杨志娟. 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细胞学及其亲缘关系的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 
																													
																						| [16] | 任少华, 李媛媛, 邹军, 等. 高温胁迫对四种兰科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7(12):70-74. | 
																													
																						| [17] | 肖文芳, 李佐, 陈和明, 等. 不同蝴蝶兰品种耐热性比较测定及综合评价[J]. 热带农业科学, 2018,38(12):43-48. | 
																													
																						| [18] | 罗远华, 方能炎, 林榕燕, 等. 温度对文心兰生长特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 福建农业报, 2018,33(7):702-707. | 
																													
																						| [19] | 吴姝漪, 孟千万, 宋希强, 等. 高温胁迫对华石斛幼苗的形态和生理参数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 2017,38(4):646-651. | 
																													
																						| [20] | 李合生, 孙群, 赵世杰, 等.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34-196, 258-263. | 
																													
																						| [21] | 张佳平, 李丹青, 聂晶晶. 高温胁迫下芍药的生理生化响应和耐热性评价[J]. 核农学报, 2016,30(9):1848-1856. | 
																													
																						| [22] | 白娟.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85-90. | 
																													
																						| [23] | Camejo D, Jimenez A, Alarcon J J, et al. Changes in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following heat-shock treatment in tomato plants[J].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2006,33(2):177-187. doi: 10.1071/FP05067    
																																					URL    
																																					pmid: 32689224
 | 
																													
																						| [24] | 王雪鑫, 朱军, 刘旭广. 3种兰花耐热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26(6). | 
																													
																						| [25] | 王园园, 尹翠翠, 王广东. 高温胁迫对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兰相关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13,33(4):735-740. | 
																													
																						| [26] | 吴进东. 不同浓度6-BA对霍山石斛耐热性的影响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6,22(11):38-41. | 
																													
																						| [27] | 周黎, 万新屏, 何宪江. SPSS分析高温锻炼对白芨种子苗耐热性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4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