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Vol. 37 ›› Issue (35): 43-50.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161
所属专题: 农业气象
        
               		徐相明1( ), 谈建国2, 顾品强1(
), 谈建国2, 顾品强1( ), 杜纪红3, 王正大1, 汤晨阳1, 姚寅秋1, 尹荔阳1
), 杜纪红3, 王正大1, 汤晨阳1, 姚寅秋1, 尹荔阳1
                  
        
        
        
        
    
        
               		Xu Xiangming1( ), Tan Jianguo2, Gu Pinqiang1(
), Tan Jianguo2, Gu Pinqiang1( ), Du Jihong3, Wang Zhengda1, Tang Chenyang1, Yao Yinqiu1, Yin Liyang1
), Du Jihong3, Wang Zhengda1, Tang Chenyang1, Yao Yinqiu1, Yin Liyang1
			  
			
			
			
                
        
    
摘要:
利用奉贤1981—2019年逐旬气温、降水、湿度、日照等气象观测资料及1982—2019年黄桃产量数据,分析了黄桃产量的变化趋势及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并通过采用单要素指标及相关分析法着重分析2003—2019年黄桃全生育期各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构建了奉贤黄桃产量的气象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黄桃产量以2003年为界,由波动上升转为上下波动,2003—2019年产量变异系数为22.9%。黄桃果实膨大—成熟期气象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较大,其次为花芽分化期、萌动—开花坐果期,落叶—休眠期较小。膨大成熟期气温(日照)在4—6月与产量呈正相关,而在7—8月为负相关,降水(湿度)影响与气温基本相反,其中7月下旬的最低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日照均与产量呈显著相关;花芽分化期气温除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外均与产量呈正相关,且上年10℃终日及10、20℃有效积温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花芽分化期各旬降水量(降水日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波动大;落叶—休眠期的干旱及暖冬带来的蓄冷量不足可能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建立的基于气象因子的黄桃产量最小二乘偏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为黄桃生产及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