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32): 33-39.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434
收稿日期:
2023-06-07
修回日期:
2023-08-21
出版日期:
2023-11-15
发布日期:
2023-11-10
通讯作者:
孙阎,男,1981年出生,黑龙江庆安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结构植物学。通信地址:150080 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Tel:0451-86609487,E-mail:sunyan@hlju.edu.cn。
作者简介:
姜忠娟,女,1997年出生,山东曲阜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通信地址:150080 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Tel:0451-86609487,E-mail:j15163748191@163.com。
基金资助:
JIANG Zhongjuan1(), YUAN Hongmei2, SUN Yan1(
)
Received:
2023-06-07
Revised:
2023-08-21
Published-:
2023-11-15
Online:
2023-11-10
摘要:
木酚素作为亚麻籽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因其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预防糖尿病和保护心血管等功效,近年来备受关注。为深入了解亚麻籽木酚素的开发利用情况,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主要从亚麻籽木酚素的提取工艺和生物活性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亚麻籽木酚素的有效提取是研究生物活性的基础,不同的提取工艺不仅会造成木酚素提取率上的差异,还会影响其生物活性。因此概括了亚麻籽木酚素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法、亚临界水提法、微生物发酵法等,同时总结了亚麻籽木酚素的生物活性,并着重归纳了木酚素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亚麻籽木酚素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旨在为亚麻籽木酚素在医药产业和大健康产业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姜忠娟, 袁红梅, 孙阎. 亚麻籽木酚素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2): 33-39.
JIANG Zhongjuan, YUAN Hongmei, SUN Yan.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xtraction and Bioactivity of Flaxseed Lignan[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3, 39(32): 33-39.
提取方法 | 提取条件 | 提取率 | 优点 | 缺点 | 文献来源 |
---|---|---|---|---|---|
亚临界水提取法 | 料液比为1∶200,转速为 150 rpm,提取温度180℃, 提取时间5 min。 | 27.13 mg/g | 绿色环保,提取时间短, 效率高 | 设备投资成本高, 操作技术复杂 | [ |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以水为溶剂,补充0.2 mol NaOH用于SDG-HMG复合物的碱性水解,在60℃和25 kHz超声频率下提取30 min。 | 24.07 mg/g | 溶剂耗量少,省时高效 | 功率大,振动强,提取物中有多种物质溶出 | [ |
微波辅助提取法 | 料液比1∶21.9,乙醇体积分数40.9%,微波功率130 W,提取时间90.5 s,提取温度<40℃。 | 21.91 mg/g | 溶剂消耗量低,高效节能 | 辐射加热能量消耗大 | [ |
有机溶剂提取法 | 料液比1∶24,乙醇体积分数68%,NaOH浓度0.10 mol/L,提取温度68℃,提取3 h。 | 20.31 mg/g | 操作流程简单,设备要求低 | 溶剂消耗量大且 提取时间长 | [ |
微生物发酵提取法 | 采用米曲霉进行发酵,接菌量2.5%,发酵温度为22~25℃,发酵时间120 h。发酵后的亚麻籽粉加入50%丙酮,料液比1∶20,50℃水浴提取2 h。 | 16.89 mg/g | 得率高,安全高效, 节能环保 | 反应条件难以控制, 提取时间长 | [ |
超临界CO2萃取法 | 乙醇浓度100%,提取压力9 MPa,提取温度35℃,搅拌转速50 r/min,提取时间30 min | 11.80 mg/g | 萃取效率高,污染小,环保 | 对设备及技术要求高, 提取成本高 | [ |
复合辅助提取法 | 果胶酶酶解后,料液比1∶6,乙醇体积分数71%,超声功率100 W,提取温度62℃,提取51 min。 | 11.59 mg/g | 效率高,能量低, 超声增强酶活性 | 提取参数难以控制,成本高 | [ |
酶解法 | 复合酶(α-淀粉酶与纤维素酶),酶添加量1.4%,液料比 12∶1,酶解温度49℃,酶解液pH 4.4,酶解2 h。 | 8.27 mg/g | 条件温和,能耗低, 绿色环保 | 反应花费大且提取率较低 | [ |
提取方法 | 提取条件 | 提取率 | 优点 | 缺点 | 文献来源 |
---|---|---|---|---|---|
亚临界水提取法 | 料液比为1∶200,转速为 150 rpm,提取温度180℃, 提取时间5 min。 | 27.13 mg/g | 绿色环保,提取时间短, 效率高 | 设备投资成本高, 操作技术复杂 | [ |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以水为溶剂,补充0.2 mol NaOH用于SDG-HMG复合物的碱性水解,在60℃和25 kHz超声频率下提取30 min。 | 24.07 mg/g | 溶剂耗量少,省时高效 | 功率大,振动强,提取物中有多种物质溶出 | [ |
微波辅助提取法 | 料液比1∶21.9,乙醇体积分数40.9%,微波功率130 W,提取时间90.5 s,提取温度<40℃。 | 21.91 mg/g | 溶剂消耗量低,高效节能 | 辐射加热能量消耗大 | [ |
有机溶剂提取法 | 料液比1∶24,乙醇体积分数68%,NaOH浓度0.10 mol/L,提取温度68℃,提取3 h。 | 20.31 mg/g | 操作流程简单,设备要求低 | 溶剂消耗量大且 提取时间长 | [ |
微生物发酵提取法 | 采用米曲霉进行发酵,接菌量2.5%,发酵温度为22~25℃,发酵时间120 h。发酵后的亚麻籽粉加入50%丙酮,料液比1∶20,50℃水浴提取2 h。 | 16.89 mg/g | 得率高,安全高效, 节能环保 | 反应条件难以控制, 提取时间长 | [ |
超临界CO2萃取法 | 乙醇浓度100%,提取压力9 MPa,提取温度35℃,搅拌转速50 r/min,提取时间30 min | 11.80 mg/g | 萃取效率高,污染小,环保 | 对设备及技术要求高, 提取成本高 | [ |
复合辅助提取法 | 果胶酶酶解后,料液比1∶6,乙醇体积分数71%,超声功率100 W,提取温度62℃,提取51 min。 | 11.59 mg/g | 效率高,能量低, 超声增强酶活性 | 提取参数难以控制,成本高 | [ |
酶解法 | 复合酶(α-淀粉酶与纤维素酶),酶添加量1.4%,液料比 12∶1,酶解温度49℃,酶解液pH 4.4,酶解2 h。 | 8.27 mg/g | 条件温和,能耗低, 绿色环保 | 反应花费大且提取率较低 | [ |
[1] |
陆美光, 段海燕, 姜恭好. 亚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1):111-11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093 |
[2] |
doi: 10.3390/plants9040496 URL |
[3] |
左振兴, 纪军建, 付国庆, 等. 基于DUS测试性状的亚麻测试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4):48-5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385 |
[4] |
雷雨, 郑洋, 谢, 等. 亚麻籽环肽的制备工艺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23(8):35-40.
|
[5] |
廖振林, 李倩滢, 陈俊杰, 等. 亚麻籽油组分的功能活性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37(11):379-389,337.
|
[6] |
刘倩, 刘燕, 张红妮. 亚麻籽油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问题及质量控制建议[J]. 现代食品, 2023, 29(3):98-101.
|
[7] |
袁彬宏, 贾懿敏, 杨旖旎, 等. 不同品种浓香亚麻籽油的呈香特征解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3, 14(8):90-100.
|
[8] |
周礼云, 谭小军, 张天翼, 等. 七种植物油在沐浴产品中的应用[J]. 广东化工, 2023, 50(2):72-75.
|
[9] |
陈昭. 化妆品中有关亚麻籽油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3):47.
|
[10] |
王维义, 许帅强, 何宏燕, 等. 亚麻籽的营养成分及功能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 2020, 45(4):83-85.
|
[11] |
邹仙果, 关晓倩, 郑淼, 等. 亚麻籽主要功能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1-9.
|
[12] |
张天凤. 亚麻木酚素的提取、改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郑州: 河南工业大学, 2022.
|
[13] |
张文斌. 亚麻木酚素的提取纯化与生物活性研究[D]. 无锡: 江南大学, 2007.
|
[14] |
伊六喜, 萨如拉, 王树彦, 等. 亚麻木酚素含量的SSR关联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1):63-70.
doi: 10.7668/hbnxb.20191633 |
[15] |
洪梦佳, 黄庆德, 许继取, 等. 亚麻木脂素抗氧化性能的研究及应用现状[J]. 中国油脂, 2018, 43(11):122-126.
|
[16] |
张永超, 张利, 张云松, 等. 亚麻籽粕木酚素的纯化及对DNA氧化损伤保护[J]. 食品与机械, 2018, 34(6):139-144.
|
[17] |
doi: 10.1016/j.biopha.2020.110884 URL |
[18] |
|
[19] |
贾才华, 郑轶夫, 汤霖, 等. 亚麻木酚素解聚增效及油相迁移特性研究进展[J]. 中国粮油学报, 2021, 36(8):184-189.
|
[20] |
冯程程, 张雯, 蔡子哲, 等. 植物木酚素生物转化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 47(11):295-302.
|
[21] |
祁惠芳, 程子良, 孔维宝, 等. 亚麻籽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 2019, 44(11):102-107.
|
[22] |
doi: 10.3390/molecules26030767 URL |
[23] |
doi: 10.1080/10408398.2020.1784840 URL |
[24] |
高倩倩, 王英臣, 匡明, 等. 亚麻籽饼粕中木酚素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 41(16):75-81.
|
[25] |
doi: 10.1111/j.1541-4337.2009.00105.x pmid: 33467817 |
[26] |
张永超. 亚麻籽粕中木酚素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27] |
邱立明, 唐佳芮, 袁榕, 等. 亚麻胶、亚麻木酚素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J].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1, 28(3):40-43,47.
|
[28] |
程佳, 王发啟, 李小双, 等. 酚酸类化感物质种类、提取、分离和检测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6):8-15.
|
[29] |
戚聿妍. 亚临界水提取芝麻粕中酚类化合物及水解芝麻蛋白的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
[30] |
doi: 10.1016/j.ultsonch.2015.02.008 URL |
[31] |
张文斌, 许时婴. 亚麻木酚素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6(2):286-290.
|
[32] |
马莹莹. 微生物发酵法提取亚麻木脂素[D]. 大连: 大连工业大学, 2009.
|
[33] |
毕金龙, 梁正基, 张险峰, 等. 磁力搅拌辅助超临界CO2萃取五味子中的木脂素类化合物[J].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37(2):221-230,128.
|
[34] |
高义霞, 呼丽萍. 超声波辅助果胶酶法优化花牛苹果幼果多酚的工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51(3):163-166,191.
|
[35] |
阮雁春, 杨丹, 彭旭东, 等. 荞麦多酚的酶法提取及其饮料的配方研究[J]. 粮食与油脂, 2021, 34(2):118-123.
|
[36] |
刘松, 徐鹏, 刘柳. 植物多酚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OL]. 分子植物育种:1-28[2023-11-07].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6.1068.S.20210922.1947.009.html.
|
[37] |
黄沅玮.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植物油脂提取中的应用[J]. 食品工程, 2020(3):12-15,61.
|
[38] |
陈劲, 傅菊惠, 张建会, 等. 亚临界水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 分子科学学报, 2021, 37(5):443-452.
|
[39] |
刘袆帆, 林诺怡, 成坚, 等.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活性多糖的研究概述[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 47(3):281-287.
|
[40] |
杜木香. 亚麻木酚素的纯化、结构修饰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D]. 广州: 暨南大学, 2019.
|
[41] |
马传贵, 张志秀, 王春燕. 金针菇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果菜, 2023, 43(3):44-48.
|
[42] |
王尉, 贺天雨, 赵新颖, 等. 高纯度亚麻木酚素的分离纯化和分析[J]. 食品科学, 2019, 40(8):149-154.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302-016 |
[43] |
doi: 10.3389/fgene.2018.00641 URL |
[44] |
doi: 10.1007/s10549-018-5021-6 |
[45] |
doi: 10.3389/fnut.2018.00004 pmid: 29468163 |
[46] |
焦璐, 王莹, 吕游, 等. 木脂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17, 40(4):244-247.
|
[47] |
doi: 10.1002/jsfa.2019.99.issue-5 URL |
[48] |
doi: 10.1039/D2FO02208G URL |
[49] |
doi: 10.3831/KPI.2022.25.3.199 pmid: 36186092 |
[50] |
doi: 10.3390/biology10010043 URL |
[51] |
贡丽雅, 王燕, 石剑. 亚麻木酚素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22, 19(3):63-66.
|
[52] |
doi: 10.1093/jn/nxaa274 URL |
[53] |
|
[54] |
doi: 10.3390/nu11051171 URL |
[55] |
doi: 10.1007/s11010-017-2995-z pmid: 28321539 |
[56] |
doi: 10.1080/01913123.2023.2175944 URL |
[57] |
doi: 10.1016/j.jnutbio.2019.06.004 URL |
[58] |
王荣, 杨宽, 罗倩, 等. 亚麻籽木酚素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20, 35(3):133-138.
|
[59] |
doi: 10.1021/acs.jnatprod.1c00549 pmid: 34699206 |
[60] |
doi: 10.2174/1381612822666151112151130 URL |
[61] |
汪婷. 亚麻籽油和亚麻木酚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作用与初步机制研究[D]. 银川: 宁夏医科大学, 2021.
|
[62] |
党学良, 刘继洋, 李文湖, 等. 亚麻木酚素对2型糖尿病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 20(2):259-263.
|
[63] |
梁国辉, 谢艳, 郭云鹏, 等. 亚麻木酚素对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国骨伤, 2022, 35(11):1087-1094.
|
[64] |
|
[1] | 赵向杰, 袁彬乔, 黄天祥, 耿书宝, 张金勇, 涂洪涛. 大蒜秸秆提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及粗提物杀螨毒力测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8): 99-105. |
[2] | 潘妍, 范丽莉, 孙海霞, 孙阎, 李思凝. 独活属植物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9): 14-23. |
[3] | 何志鹏, 王仕宝, 胡本祥, 张慧, 陈垣, 唐文强, 胡亚刚.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环烯醚萜苷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5): 130-138. |
[4] | 宋应芳, 洪黄熙, 李卓丽, 程志勇, 张李香. 茶皂素控害及其增效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1): 119-124. |
[5] | 马艳芝, 齐珂佳, 王向东. 干燥方法对‘墨红’玫瑰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1): 142-146. |
[6] | 韩文浩, 颜振敏, 吴艳兵, 蔡光辉, 赵莉蔺, 李薇, 陈增龙. 新型吡唑酰胺类农药吡噻菌胺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4): 124-130. |
[7] | 秦志华, 蔡晴霞, 王建琳, 王述柏, 谭子超, 张林林, 郭沛, 单虎. 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构树叶总黄酮工艺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7): 110-114. |
[8] | 王曼宇, 刘乃新, 张福顺. 植物源性多糖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9): 34-41. |
[9] | 李富强, 张廷新, 李晓杰, 朱丽萍, 颜世敢. 藻胆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7): 70-76. |
[10] | 吴永玲, 魏信平, 李筱玲, 魏婷, 胡美倩. 牡丹籽粕提取液对连作土壤特性及小麦全蚀病防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6): 133-139. |
[11] | 吴彬, 徐晶晶, 成艳红, 叶成龙, 胡水金. 石灰施用对酸性土壤矿物结合有机碳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1): 98-105. |
[12] | 姜硕, 万璐, 许哲祥, 闫佳佳, 郑春英. 汉麻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7): 120-128. |
[13] | 闫佳佳, 万璐, 吴桐, 郑春英. 快速溶剂萃取技术在2种食药用真菌多糖提取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6): 150-155. |
[14] | 谢勇飞, 赵钢, 孙娜, 吕银萍, 吴勇, 沈美辰, 吕文犇, 高俊山. 响应面法优化棕色棉纤维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2): 136-143. |
[15] | 段劲生, 沈杨, 王梅, 董旭, 孙明娜, 高同春. 手性酰胺类杀菌剂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9): 107-11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