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宋大利, 侯胜鹏, 王秀斌, 等. 中国秸秆养分资源数量及替代化肥潜力[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1):1-21. | 
																													
																						| [2] |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0[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0. | 
																													
																						| [3] | 霍丽丽, 姚宗路, 赵立欣, 等. 秸秆综合利用减排固碳贡献与潜力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22, 53(1):349-359. | 
																													
																						| [4] | 宋震震, 李絮花, 李娟, 等. 有机肥和化肥长期施用对土壤活性有机氮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3):525-533. | 
																													
																						| [5] | 于群英. 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4):5-8. | 
																													
																						| [6] | 战厚强, 颜双双, 王家睿, 等. 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及速效磷含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5(2):78-83. | 
																													
																						| [7] | Sharpley A N. Phosphorus Cycling in Unfertilized and Fertilized Agricultural Soils 1[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85, 49(4). | 
																													
																						| [8] | 丛艳静, 韩萍. 连续3年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7):95-9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7060098
 | 
																													
																						| [9] | LAN Z M, LIN X J, WANG F, et al.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and rice grain yield in a paddy soil in response to long-term fertilization[J].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12, 48(5). | 
																													
																						| [10] | 康慧玲, 刘淑英, 王平, 等. 覆膜和灌溉对小麦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31(5):163-167. | 
																													
																						| [11] | 宫秀杰, 钱春荣, 曹旭, 等. 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酶活、土壤养分及秸秆腐解率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20, 28(2):151-155. | 
																													
																						| [12] | 徐欣, 王晓军, 谢洪宝, 等. 秸秆腐解对不同氮肥水平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34):99-10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8080043
 | 
																													
																						| [13] | 王倩倩, 尧水红, 张斌, 等. 秸秆配施氮肥还田对水稻土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 2017, 49(1):19-26. | 
																													
																						| [14] | 关松荫.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6. | 
																													
																						| [15] |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 
																													
																						| [16] | 刘亚柏, 黄洁雪, 高建芹. 旱地葡萄园套种杂交油菜对土壤酶及养分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49(24):221-225. | 
																													
																						| [17] | 刘玮斌, 田文博, 陈龙, 等.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5):25-29. | 
																													
																						| [18] | 侯贤清, 李荣, 吴鹏年, 等.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碳氮含量与玉米生长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 2018, 49(9):238-246. | 
																													
																						| [19] | 梁路, 马臣, 张然, 等. 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旱地麦田土壤养分有效性及酶活性[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4):544-554. | 
																													
																						| [20] | 陈虹, 文熙宸, 曾瑾汐, 等. 氮磷配施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系统中土壤酶活性及速效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2):133-143.  doi: 10.7668/hbnxb.20190452
 | 
																													
																						| [21] | 吴璐璐, 张水清, 黄绍敏, 等. 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磷素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21, 52(2):379-386. | 
																													
																						| [22] | 周东兴, 李欣, 宁玉翠, 等. 蚯蚓粪配施化肥对稻田土壤性状和酶活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 52(2):25-35. | 
																													
																						| [23] | 马星竹, 周宝库, 郝小雨, 等. 小麦-大豆-玉米轮作体系长期不同施肥黑土磷素平衡及有效性[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24(6):1672-1678. | 
																													
																						| [24] | 周纪东, 史荣久, 赵峰, 等. 施氮频率和强度对内蒙古温带草原土壤pH及碳、氮、磷含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8):2467-2476.  doi: 10.13287/j.1001-9332.201608.037
 | 
																													
																						| [25] | 李荣, 侯贤清, 吴鹏年, 等.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 2019, 50(8):289-298. | 
																													
																						| [26] | 张鑫, 邢玥, 刘照霞, 等. 氮磷配施对苹果幼苗生长、土壤无机磷形态和磷素利用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21, 35(4):237-242. | 
																													
																						| [27] | 李红宇, 王志君, 范名宇, 等. 秸秆连续还田对苏打盐碱水稻土养分及真菌群落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1, 39(2):15-23. | 
																													
																						| [28] | 王昆昆, 廖世鹏, 任涛, 等. 连续秸秆还田对油菜水稻轮作土壤磷素有效性及作物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53(1):94-104.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0.01.009
 | 
																													
																						| [29] | 戴志刚, 鲁剑巍, 李小坤, 等. 不同作物还田秸秆的养分释放特征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6):272-276. | 
																													
																						| [30] | 郑琴, 王秀斌, 宋大利, 等. 生物炭对潮土磷有效性、小麦产量及吸磷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3):130-136. | 
																													
																						| [31] | 李艳, 吴强盛. 菌根真菌对不同基因型柑橘根际有效磷含量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2(6):186-188. | 
																													
																						| [32] | 朱凯丽, 宋朝玉, 裴玉贺, 等. 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8(3):176-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