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26): 58-65.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344
收稿日期:
2024-05-27
修回日期:
2024-07-16
出版日期:
2024-09-15
发布日期:
2024-09-11
作者简介:
常长越,女,1996年出生,陕西西安人,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通信地址: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中路125号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Tel:029-83825687,E-mail:changzy@xab.ac.cn。
基金资助:
CHANG Zhangyue1,2(), JIA Junchao1,2, LI Chaodong1,2
Received:
2024-05-27
Revised:
2024-07-16
Published:
2024-09-15
Online:
2024-09-11
摘要:
蚯蚓堆肥是一种简单可行、低成本且环保的生物-微生物耦合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通过开展综述,概述了蚯蚓堆肥处理有机废弃物时的土壤结构,pH、CEC和EC值,氮、磷和钾,微量营养素,碳动态和微生物等方面的特征,介绍了蚯蚓堆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蚯蚓粪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增强作物抗逆性,有效减少病原体、重金属污染和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土壤中部分污染物质的生物有效性。研究发现蚯蚓堆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中国蚯蚓堆肥“种养一体化”生态链现状提出3点发展建议:(1)为开发生产高质量商品化蚯蚓粪肥,建议利用蚯蚓堆肥产品质量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蚯蚓堆肥数学建模,以高效优化蚯蚓堆肥参数,为规模化生产蚯蚓粪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为确保高质量蚯蚓粪肥的稳定产出,可研究开发带有智能化控制pH、碳氮比、温湿度和光照等蚯蚓养殖重要条件的设备,形成蚯蚓自动化、规模化养殖;(3)为促进“种养一体化”循环经济的发展,回收养殖蚯蚓过程中含有腐殖酸等可二次利用的有效部分,加强其在农业种植和土壤修复中的使用效率。蚯蚓堆肥是实现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为今后蚯蚓堆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常长越, 贾俊超, 李朝栋. 蚯蚓堆肥特征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6): 58-65.
CHANG Zhangyue, JIA Junchao, LI Chaodong. Characteristics of Vermicomposting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Its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e[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26): 58-65.
[1] |
温凌嵩, 宋立华, 臧一天, 等. 蚯蚓处理畜禽粪便研究进展[J]. 家畜生态学报, 2020, 41(7):5,85-89
|
[2] |
孙振钧. 蚯蚓反应器与废弃物肥料化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
[3] |
龚小强. 外源添加物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蚯蚓堆肥影响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4] |
|
[5] |
|
[6] |
doi: S0960-8524(17)30443-1 pmid: 28390272 |
[7] |
|
[8] |
|
[9] |
王亚利. 砷胁迫下蚯蚓的应激响应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19.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doi: 10.1007/s11356-013-1995-0 pmid: 23900949 |
[15] |
|
[16] |
|
[17] |
蔡琳琳. 园林绿化废弃物蚯蚓堆肥腐熟过程控制及氮转化机制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21
|
[18] |
|
[19] |
|
[20] |
赵海涛, 狄霖, 刘平, 等. 蚯蚓生物床工程处理对牛粪性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9):255-259.
|
[21] |
罗天相, 吴文成. 蚯蚓对畜禽粪便堆肥的影响综述[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5):36-41.
|
[22] |
李廷轩, 叶代桦, 张锡洲, 等. 植物对不同形态磷响应特征研究进展[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6):1536-1546.
|
[23] |
刘瑾, 杨建军. 近三十年农田土壤磷分子形态的研究进展[J]. 土壤学报, 2021, 58(3):558-567.
|
[24] |
|
[25] |
方兵, 陈林, 王阳, 等. 设施农业土壤磷素累积迁移转化及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 2023, 44(1):452-462.
|
[26] |
|
[27] |
|
[28] |
|
[29] |
张勇勇, 杨丽娟, 赵凤艳. 牛粪及其蚓粪磷素生物化学特性分析[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4):210-219.
|
[30] |
doi: S0956-053X(18)30656-1 pmid: 30514460 |
[31] |
|
[32] |
doi: 10.1016/j.biortech.2016.01.046 pmid: 26871957 |
[33] |
|
[34] |
|
[35] |
|
[36] |
JOSHI, RAKESH, SINGH, et al. Vermicompost as an effective organic fertilizer and biocontrol agent:effect on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of plants[J].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5, 14(1):137-159.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pmid: 11708757 |
[42] |
张智, 李双来, 陈云峰, 等. 蚯蚓堆肥模式的环境效益评价[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8):198-204.
|
[43] |
|
[44] |
|
[45] |
|
[46] |
杨馥荣, 冉露露, 杨沐, 等. 甲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J]. 土壤学报, 2024, 61(3):794-801.
|
[47] |
代金君, 张池, 周波, 等. 蚯蚓肠道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20(5):95-102.
|
[48] |
|
[49] |
晁会珍, 孙明明, 朱国繁, 等. 蚯蚓肠道细菌生态功能及毒理学研究进展[J]. 生态毒理学报, 2020, 15(5):35-48.
|
[50] |
|
[51] |
|
[52] |
|
[53] |
牟美睿, 杨凤霞, 田雪力, 等. 蚯蚓堆肥对畜禽粪污耐药基因的影响研究进展[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 39(6):1089-1098.
|
[54] |
|
[55] |
|
[56] |
doi: 10.2134/jeq2017.07.0265 pmid: 29415111 |
[57] |
doi: S0960-8524(18)30359-6 pmid: 29536871 |
[58] |
doi: S0956-053X(17)30113-7 pmid: 28302524 |
[59] |
|
[60] |
|
[61] |
|
[62] |
|
[63] |
|
[64] |
|
[65] |
符芙蓉, 孙扬, 赵丽霞, 等. 蚯蚓肠道微生物与污染物的互作效应及机制[J]. 生态学杂志, 2024, 43(4):1170-1182.
|
[66] |
王帅, 徐广亚, 杨海波, 等. 蚯蚓堆肥与生物炭对瓜草复合系统土壤及植株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23, 43(8):1332-1343.
|
[67] |
史雅静, 徐明, 王振宇, 等. 蚯蚓对菇渣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生物转化的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 40(5):1779-1785.
|
[68] |
陈玉香, 赵婷婷, 姚月, 等. 蚯蚓黏液促进玉米秸秆分解及其机理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35(15):234-240.
|
[69] |
邓艳芹, 吕建平, 罗璇. 蚯蚓体液对纤维素降解菌生长的影响[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3(12):9-12.
|
[70] |
罗梦琴, 龚崇艳, 方婷, 等. 生物炭对牛粪-酒糟-园林废弃物联合蚯蚓堆肥进程及重金属钝化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 43(6):1400-1410.
|
[71] |
|
[72] |
|
[73] |
|
[74] |
|
[75] |
|
[1] | 郑剑超, 李明, 董飞. 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对番茄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48-54. |
[2] | 杨义, 赵守祺, 葛菁萍, 宋刚, 杜仁鹏. 微生物胞外多糖在环境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66-74. |
[3] | 肖鸿勇, 王丽红, 阴长发, 黄建华, 陈洪凡, 兰波, 杨迎青. 芝麻茎点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119-125. |
[4] | 陈睿, 崔泽远, 李志, 耿贵, 於丽华. AM真菌对连作土壤上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1-8. |
[5] | 董瑶, 俞胡伟, 刘智硕, 赵秀芳, 戎郁萍. 东莞市河道底泥特征及作为绿化种植土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5): 69-73. |
[6] | 姜坤, 李玉国, 张道志, 徐恒伟, 冯丹萍, 孟小茜, 郑春英. 微生物发酵对刺五加叶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 145-151. |
[7] | 王增澔, 宋群, 韦柳利, 高佑凯, 孙艳春.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在引诱天敌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6): 103-109. |
[8] | 沈毅, 李程, 石光, 高思华, 辛治坤, 于鹏. 利用固体废弃物进行育苗基质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6): 133-143. |
[9] | 马晓, 吕卫光, 蔡文倩, 余婷, 张月, 张海韵, 汤勇华, 董月霞, 张翰林. 不同稻田冬茬绿肥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6): 46-52. |
[10] | 孙向伟, 赵宇新, 于亮亮, 李宁, 丁仕青. 不同改良剂对河套灌区盐渍土理化性质及向日葵生长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6): 53-57. |
[11] | 李华健, 邓国军, 罗贞媛, 农全东, 李春情, 农彬, 陈碧钦, 胡校章, 刘娜, 文和明. 间作模式对红壤理化性质和大豆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6): 8-14. |
[12] | 叶鸿雁, 赵梓含, 刘春晖, 岳士忠, 王瑞萍.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5): 81-88. |
[13] | 陈雨欣, 杨峰山, 付海燕, 宋新宇, 刘春光. 食用植物酵素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与功能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4): 143-150. |
[14] | 葛志坚, 杨峰山, 李昆, 付海燕, 刘春光. 草甘膦概况及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3): 68-74. |
[15] | 廖设国, 赖福香, 刘玓玓, 郑弘朝, 郑然, 林慷祺, 范兰芬. 仙鹤草醇提取物对高致病性弧菌感染凡纳滨对虾的防治效果探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3): 153-16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