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录祥,赵林姝,郭会君.作物航天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2):26-29. [2] 高山林.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现状与展望[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1(6):56-58.
 [3] 高文远,贾伟,肖培根.论空间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J].中国中药志,2004,29(7):611.
 [4] 梁剑平,李雪虎,陆锡宏,等.核辐照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0(3):284-290.
 [5] 高山林.中国药用植物育种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农业信息, 2008(7):16-18.
 [6] 张宝树,杨学仪.浅析航天搭载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J].种子世界,2009(3):58-59.
 [7] 贾彩凤,李艾莲.中国药用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7,38(4):633-636.
 [8] 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等.作物航天诱变遗传改进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作物学会 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11.
 [9] 杨先国.太空丹参 SP-1-1的生物学效应及诱变育种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80-120.
 [10] 李金贵,谷文英.航天育种及其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展望[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6,4:30-32.
 [11] 严硕,高文远,路福平,等.药用植物空间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窗体底端,2010,35(3):385-387.
 [12] 李玉全.航天搭载小麦诱变 SP1代性状的研究[J].农艺科学,2008, 10(24):256.
 [13] 王世恒,祝水金,张雅,等.航天搭载茄子种子对其 SP1生物学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1998,29(11):770.
 [14] 岳效飞,谢振文,王汉宁,等.空间诱变后的水稻 SSR标记变异特征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8(7):733-736.
 [15] 高文远,赵淑平,薛岚,等.空间飞行对洋金花的影响[J].核农学报, 2004,18(4):307.
 [16] 张蕴薇,任为波,刘敏,等.红豆草空间诱变突变体叶片同工酶中特性和 SOD活性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2):802.
 [17] 高文远,赵淑平.卫星搭载药用植物曼陀罗遗传变异的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0,22(1):44-47.
 [18] 高文远,赵淑平,薛岚.太空飞行对洋金花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6):332.
 [19] 任卫波,韩建国,张蕴薇,等.卫星搭载对二色胡枝子生物学特异特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7):733.
 [20] 高文远,赵淑平,薛岚,等.桔梗卫星搭载后超微结构的变性的影响[J].地学报,2006,14(2):112.
 [21] 王志芬,单成钢,苏学合,等.丹参种子航天搭载的诱变效应[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5):267.
 [22] 高文远,赵淑平,薛岚.空间条件对红花种子发芽影响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21(2):6.
 [23] 单成钢,王志芬,苏学合,等.黄芩种子航天搭载的生物效应[J].中国药学杂志,1997,32(3):135.
 [24] 高文远,赵淑平,薛岚,等.空间环境对红花萌发和营养生长的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8:238.
 [25] 张蕴薇,任为波,刘敏,等.红豆草空间诱变突变体叶片同工酶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2):712.
 [26] 高文远,赵淑平,肖培根.空间环境对红花生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2):77.
 [27] 任卫波,徐柱.紫花苜蓿种子卫星搭载后其根尖细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4):203.
 [28] 高文远,赵淑平,薛岚,等.太空飞行对药用植物藿香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9,21(6):478-482.
 [29] 李金贵,朱奎,沈海玉,等.卫星搭载牛膝种子 SP1植株的生物学特性[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42-45.
 [30] 高文远,赵淑平,薛岚,等.空间飞行对藿香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学特性[J].中兽医药杂志,2007,6:44.
 [31] 高文远,李克峰.太空环境对甘草 DNA诱变作用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J].中国科学 C:生命科学,2008,38(11):1090-1094.
 [32] Gao W Y, Fu R Z, Fan L. The effects of spaceflight on soluble protein, isoperoxidase, and genomic DNA in ural licorice (Gly2 cyrrhiza uralensis Fisch.)[J].Plant Biology, 2000,43(2):94.
 [33] 李金贵,朱奎,谷文英,等.航天搭载对牛膝 SP1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0):1161-1163.
 [34] 高文远,赵淑平.太空环境对药用植物甘草超微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1998,29(11):770-771.
 [35] 刘卉.太空育种:创造中药材种植神话[N].中国中医药报,2012,8 (3768):1-4.
 [36] 王浩,牛颜冰.航天育种机理的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2):119-122.
 [37] 王旭,李克峰,高文远,等.卫星搭载对甘草种子萌发中生理特性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4):645-648.
 [38] 刘自刚,张雁,王新军,等.桔梗育种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6(6): 962-964.
 [39] 宋兴舜,刘雪梅,李开隆,等.植物空间环境的诱变育种与现存问题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4):7-10.
 [40] 闫文蓉.太丹参组织培养及辐射诱变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18-22.
 [41] 李水凤.辣椒空间诱变效果及变异机理的的初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12-15.
 [42] 牛世杰.红花和远志种子诱变技术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13-15.
 [43] 薛建平,薛涛,盛玮,等.诱变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A].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8-11.
 [44] 张永清,李佳,李长峰.诱变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6):513-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