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海隆,杨晓光,王玲,等.重庆三峡库区农业气候变化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4):139-142.
[2] 王宗明,宋开山,张柏,等.松嫩平原过去 40年农业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241-246.
[3] 张智,林莉,梁培,等.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8,29(4):402-405.
[4] 余卫东,赵国强,陈怀亮,等.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生育期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9-12.
[5] 李德,杨太明,张学贤,等.1955-2010年淮北平原冬季农业气候变化基本特征与影响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7):301-309.
[6] 杨晓光,李勇,代姝玮,等.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ⅠX.中国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 (11):3177-3188.
[7] 杜尧东,宋丽莉,毛慧琴,等.广东地区的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与对策[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3):302-310.
[8] 吴坤悌,王胜,陈明,等.台湾岛与海南岛气候条件对比及其对农业种植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06,27(3):105-110.
[9] 王胜,田红,吴坤悌,等.海南岛与台湾岛农业气候资源比较[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25-28.
[10] 施能.中国近 100 年来 4 个年代际的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学报, 1995,53(4):431-439.
[11]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63-66.
[12] 吴慧,吴胜安.近 48年海南省极端降水时空变化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01-10103.
[13] 李伟光,易雪,车秀芬,等.海南岛干湿概况与干旱发生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z2):53-54.
[14] 张强,邹旭恺,肖风劲,等.GB/T 20481—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6-7.
[15] 罗文杰,罗文忠.海南稻田耕作制度的改革[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1):71-75.
[16] 林尤珍,孟卫东,云勇,等.海南稻田冬种瓜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稻麦科技,2010,28(4):59-60.
[17] 吴志祥,陶忠良,周兆德,等.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海南岛荔枝生产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2004,35(5):375-379.
[18] 辛吉武,李伟光.气候变化对海南岛香蕉品质影响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23-1525.
[19] 欧钊荣,谭宗琨,陈汇林,等.影响海南省甘蔗产量的气象条件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366-5367, 5470.
[20] 陶忠良,周兆德,高学杰,等.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海南岛气候变化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02,23(2):77-81.
[21] 霍治国,陈林,叶彩玲,等.气候条件对中国水稻稻飞虱为害规律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1):97-102.
[22] 汤金仪,胡伯海,王建强.我国水稻迁飞性害虫猖獗成因及其治理对策建议[J].生态学报,1996,16(2):167-173.
[23] 潘根兴,高民,胡国华.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9):1698-1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