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闫晶,苏雪痕.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园林,2011(2):18-21. 
[2]	张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中国园林,2014,19(9):54-57. 
[3]	吴军霞,魏长顺,汤庚国.芜湖市园林地被植物应用状况调查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3):33-35. 
[4]	张建新,傅金尧,何金训.浙江丽水乡土地被植物资源及应用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4). 
[5]	尹娟,王晶.豫南地区野生地被植物资源现状调查与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3):73-75. 
[6]	侯天荣.贵州省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及生态园林应用探讨[J].农技服务,2010,27(2):260-262. 
[7]	向雄诚.张家界市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应用及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08,35(3):45-48. 
[8]	杜路平.园林地被植物应用现状的几点思考[J].北方园艺,2009(8):229-231. 
[9]	马垣.浅谈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应用的多样性[J].北京园林,2006,22(4):40-45. 
[10]	刘卫国,熊兴耀,廖博儒.张家界野生观赏花卉资源调查与利用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2012,28(2):81-84. 
[11]	廖博儒,吴明煜,戴灵鹏,等.湖南武陵源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3):231-239. 
[12]	廖博儒,谢云,王子龙,等.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J].经济地理,2006(Z1):322-325. 
[13]	吴福川,王波,于守超,等.张家界彩叶植物资源及其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155,202-203. 
[14]	刘克明,刘林翰,林琦,等.湖南植物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5]	祁承经,孙希儒,林仕榕,等.湖南植物名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6]	潘仪妹,陈凤杏,彭功勋,等.张家界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2):782-784. 
[17]	晏丽.武陵山区草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应用研究[J].怀化学院	学报,2014(5):41-45. 
[18]	黄柳菁,邢福武,周劲松,等.广州野生观赏种子植物资源调查与观赏评价[J].福建林业科技,2010,37(2). 
[19]	皮梁,常青,郑伟.滇中地区野生乡土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评价[J].中国园林,2013,6(6):71-76. 
[20]	侯尔勤,殷守防,刘威.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选择与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220-222. 
[21]	韩德梁,刘春霞,韩烈保.野生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9(3):122-126. 
[22]	翁殊斐,林云,庞瑞君,等.华南乡土地被植物特性及其园林配置[J].广东园林,2009,31(1). 
[23]	宋满珍,魏宗贤,蒋波,等.庐山野生常绿地被植物的园林景观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7):137-141. 
[24]	董丽娜,万志洲,刘曙雯,等.南京紫金山野生地被种子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 
[25]	张丹.园林地被植物种类及其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3):1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