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会利, 唐玉贵, 韦娇媚 . 低效林改造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08(5):72-78. | 
																													
																							| [2] | 杨亚辉, 吕渡, 张晓萍 , 等. 不同人工造林树种及其配置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17,24(6):238-242,249. | 
																													
																							| [3] | 马雪华 . 森林水文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 
																													
																							| [4] | 方怡然, 蔡金桓, 薛立 . 3种改造人工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物理性质[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8,39(4):87-92. | 
																													
																							| [5] | 王高敏, 杨宗儒, 查同刚 , 等. 晋西黄土区退耕还林20年后典型林地的持水能力[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37(5):88-95. | 
																													
																							| [6] | 张健, 刘国彬, 许明祥 , 等. 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初期土壤物理性质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 2008(4):101-104,109. | 
																													
																							| [7] | 宗黎黎 . 陕北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 
																													
																							| [8] | 吴普特, 汪有科, 辛小桂 , 等. 陕北山地红枣集雨微灌技术集成与示范[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26(4):1-6. | 
																													
																							| [9] | Mohmmadi Samani K, Pordel N, Hosseini V , et al. Effect of land-use changes on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il in western Iran (Zagros oak forests)[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8. | 
																													
																							| [10] | 刘晓丽, 马理辉, 杨荣慧 , 等. 黄土半干旱区枣林深层土壤水分消耗特征[J]. 农业机械报, 2014,45(12):139-145. | 
																													
																							| [11] | 张晓霞, 杨宗儒, 查同刚 , 等. 晋西黄土区退耕还林22年后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J]. 生态学报, 2017,37(2):416-424. | 
																													
																							| [12] | 陈继东, 周长亮, 李惠丽 . 接坝地区9种典型林分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J]. 水土保持研究, 2017,24(6):216-221. | 
																													
																							| [13] | 孙嘉, 王海燕, 丁国栋 , 等. 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1(1):62-66. | 
																													
																							| [14] | 牛沙沙, 周永斌, 刘丽颖 , 等. 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43(2):47-50. | 
																													
																							| [15] | 叶绍明, 温远光, 杨梅 , 等. 连栽桉树人工林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联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 2010,24(4):246-250. | 
																													
																							| [16] | 杜忠, 蔡小虎, 包维楷 , 等. 林下层植被对上层乔木的影响研究综述[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27(3):963-972. | 
																													
																							| [17] | Takahashi K, Uemura S, Suzuki J I , et al. Effects of understory dwarf bamboo on soil water and the growth of overstory trees in a dense secondary Betula ermanii forest, northern Japan[J]. Ecological Research, 2003,18(6):767-774. | 
																													
																							| [18] | 陈伏生, 曾德慧, 何兴元 , 等. 森林土壤氮素的转化与循环[J]. 生态学杂志, 2004,23(5):126-133. | 
																													
																							| [19] | 林代杰, 郑子成, 张锡洲 , 等.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水土保持学报, 2010,24(1):33-36. | 
																													
																							| [20] | 孙浩, 杨民益, 熊伟 , 等. 人为改造措施对六盘山两种典型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文功能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3,27(6):103-107. | 
																													
																							| [21] | 魏天军, 李百云 . 宁夏旱砂地和灌区枣树根系生长发育调查[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3:87-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