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菊丹.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品种权申请授权数据统计为基础进行分析[J]. 知识产权, 2019, 33(5):70-82. | 
																													
																							| [2] | 胡凯. UPOV公约下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 2013, 29(9):91-96,145. | 
																													
																							| [3] | 李菊丹. 论UPOV1991对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影响及对策[J]. 河北法学, 2015, 33(12):98-112. | 
																													
																							| [4] | 邓晓蕾.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及立法完善[J]. 种子, 2020, 39(11):162-166. | 
																													
																							| [5] | 罗霞. 植物新品种保护专门立法模式下的育种者权利保护[J]. 法律适用, 2020, 35(5):134-143. | 
																													
																							| [6] | 李菊丹.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变革发展与我国应对[J]. 知识产权, 2020, 34(1):59-71. | 
																													
																							| [7] | 吴楠. 农业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中美比较研究[J]. 农业经济, 2014, 34(5):12-13. | 
																													
																							| [8] | 马志强, 曹德华, 潘利兵,等. 美国种子管理及种业发展趋势[J]. 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2005, 25(4):29-31. | 
																													
																							| [9] | 贺利云. 国外种业监管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种业, 2012, 31(12):1-4. | 
																													
																							| [10] | 杨东霞, 贺利云. 美国种子法律制度概要[J]. 世界农业, 2011, 33(1):34-37,49. | 
																													
																							| [11] | 朱文玉, 李汝敏. 日本植物新品种法律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师, 2020, 35(4):88-89,91. | 
																													
																							| [12] | 李汝敏, 朱文玉. 中日植物新品种法律比较研究[J]. 世界林业研究, 2020, 33(3):90-94. | 
																													
																							| [13] | 陈超, 孙璐. 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比较研究[J]. 科技与法律, 2009, 21(3):21-25. | 
																													
																							| [14] | 李菊丹. UPOV1991实质性派生品种保护规则及启示[J]. 河北法学, 2012, 30(05):138-143. | 
																													
																							| [15] | 万志前, 张媛. 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缘起、困境与因应[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32(11):2067-2076.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0.11.18
 | 
																													
																							| [16] | 杨柳枝. 美国《联邦种子法》准确翻译及其对我国种子管理制度的借鉴[J]. 种子, 2019, 38(7):152-154. | 
																													
																							| [17] | 李荣德, 郭利磊, 史梦雅, 张笑晴, 张毅. 我国品种管理制度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J]. 种子, 2018, 37(5):63-66,105. | 
																													
																							| [18] | 纪玉忠, 张立峰, 石磊. 应当赔偿的种子违法经营行为及法律依据[J]. 中国种业, 2016, 35(1):22-23. | 
																													
																							| [19] | 管荣齐. 植物新品种的可专利性——“杂交稻培育方法”发明专利无效案[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0, 17(10):120-124. | 
																													
																							| [20] | 李菊丹. 论我国植物发明专利保护制度的完善——兼论专利制度与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关系[J]. 河北法学, 2017, 35(4):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