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一汇, 任国玉, 石广玉.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增刊):1-5.
|
[2] |
秦大河, 陈振林, 罗勇, 等.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2):63-73.
|
[3] |
唐国利, 任国玉. 近百年来我国地表气温变化的再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4):791-798.
|
[4] |
施雅风, 沈永平, 李栋梁, 等.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J]. 第四纪研究, 2003, 23(2):152-164.
|
[5] |
屠其璞, 邓自旺, 周晓兰. 中国气温异常的区域特征研究[J]. 气象学报, 2000, 58(3):288-296.
|
[6] |
谢金南. 中国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变化与预测研究(第一卷)[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0:1-8.
|
[7] |
邓振镛, 张强, 蒲金涌, 等. 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8, 28(8):3760-3768.
|
[8] |
韩永翔, 董安祥, 王卫东. 气候变暖对中国西北主要农作物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22(4):39-43.
|
[9] |
郭江勇, 陈少勇, 高蓉, 等. 气温变暖对西北西风带冬季气温的影响分析[J]. 中国沙漠, 2010, 30(1):175-181.
|
[10] |
刘德祥, 董安祥, 邓振镛.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1):119-125.
|
[11] |
王位泰, 张天锋, 黄斌, 等. 甘肃陇东黄土高原冬小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生态学杂志, 2006, 25(7):774-778.
|
[12] |
郭海英. 陇东黄土高原光热水对冬小麦产量的贡献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22(6):128-131.
|
[13] |
张谋草, 赵满来, 李锦萍, 等. 陇东塬区气象要素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22(4):52-55.
|
[14] |
万信, 王润元. 气候变化对陇东冬小麦生态影响特征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25(4):80-84.
|
[15] |
张红妮, 周忠文, 车向军. 西峰黄土高原冬季平均气温对冬小麦发育期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0):95-98.
|
[16] |
周忠文, 刘英, 张谋草, 等. 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4):87-92.
|
[17] |
毛玉琴. 甘肃东部气候变化及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响应特征[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6):257-262.
|
[18] |
郭海英, 杨兴国, 万信. 陇东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机理研究[J].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07:274-280.
|
[19] |
郭海英, 万信, 杨兴国, 等. 冬小麦冬前旺长及资源损耗现象分析[J]. 土壤通报, 2008, 39(6):1253-1256.
|
[20] |
刘英, 周忠文, 昔小丽, 等. 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7):169-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