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洁, 陈效民, 张勇. 气候变化与土壤湿度关系的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12, 43(5):1271-1276.
|
[2] |
马柱国, 魏和林, 符涂斌. 中国东部区域土壤湿度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变率的关系[J]. 气象学报, 2000, 58(3):278-287.
|
[3] |
杨永辉, 渡边正孝, 王智平, 等. 气候变化对太行山土壤水分及植被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4, 59(1):56-63.
|
[4] |
李巧萍, 丁一汇, 董文杰. 土壤湿度异常对区域短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J].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18(1):1-11.
|
[5] |
李琛, 沈新勇, 李伟平. 东北地区土壤湿度的诊断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9):4696-4700.
|
[6] |
姚玉璧, 王润元, 尹东, 等. 气候变化对黄河首曲地区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J]. 资源科学, 2007, 29(4):127-133.
|
[7] |
时兴合, 李生辰, 李栋梁, 等. 青海湖周边年代际气候振动及其对青海高原气候变化的响应[J]. 中国沙漠, 2008, 28(5):931-939.
|
[8] |
李林, 王振宇. 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荒漠化的影响[J]. 高原气象, 2002, 21(1):59-67.
|
[9] |
于格, 鲁春霞, 谢高地. 基于RS和GIS的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水分保持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评估-以生长季为例[J]. 山地学报, 2006, 24(4):498-503.
|
[10] |
陈玫妃, 曾辉, 王钧, 等.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水分生态特征研究现状[J]. 中国草地学报, 2015, 37(2):94-101.
|
[11] |
刘玲, 高素华, 侯琼, 等. 北方草地干旱指标[J].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15(6):270-276.
|
[12] |
左志燕, 张人禾.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春季土壤湿度的联系[J]. 科学通报, 2007, 52(14):1722-1724.
|
[13] |
张秀芝, 吴迅英, 何金海. 中国土壤湿度的垂直变化特征[J]. 气象学报, 2004, 62(1):51-61.
|
[14] |
姜丽霞, 李帅, 纪仰慧, 等. 1980-2005年松嫩平原土壤湿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1):91-97.
|
[15] |
韩俊杰, 高永刚, 南瑞, 等. 1984-2005年黑龙江省主要农区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1):41-44.
|
[16] |
王希平, 赵慧颖. 呼伦贝尔市林牧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6.
|
[17] |
中国气象局. 农业气象土壤水分规范(试行)[M]. 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3.
|
[18] |
魏凤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9.
|
[19] |
肖莲桂, 石明章, 豆青芳, 等. 1961-2013年天峻地区草地气候生产力的变化分析[J]. 青海草业, 2014(23):7-10.
|
[20] |
肖莲桂, 石明章, 李宗凯, 等. 祁连山南麓高寒草原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青海农林科技, 2019(3):15-21.
|
[21] |
刘洁, 杨静. 青海省海北地区高寒草甸最高产量预测及评估方法研究[J]. 青海草业, 2020, 29(4):2-8.
|
[22] |
朱生翠, 周秉荣, 魏永林, 等. 气候变化对青海湖北岸天然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J]. 干旱气象, 2020, 38(5):804-809.
|
[23] |
秦永忠. 三江源果洛地区牧草长势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13):174-176.
|
[24] |
郭连云. 三江源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牧草产量的潜在影响[J]. 草业科学, 2013, 30(10):1613-1618.
|
[25] |
李凤霞, 李晓东, 周秉荣, 等. 放牧强度对三江源典型高寒草甸生物量和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15, 32(1):11-18.
|
[26] |
郭明英, 卫智军, 吴艳玲, 等. 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及其关系对刈割的响应[J]. 草地学报, 2018, 26(6):1516-1519.
doi: 10.11733/j.issn.1007-0435.2018.06.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