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凌启鸿, 张洪程, 丁艳锋, 等. 水稻高产精确定量栽培[J]. 北方水稻, 2007, 37(2):1-9.
|
[2] |
CHEN Y T, PENG J, WANG J, et al. Crop management based on multi-split topdressing enhances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irrigated rice in China[J]. Field crops research, 2015, 184:50-57.
|
[3] |
宁运旺, 张辉, 张永春. 江苏省水稻种植行为的南北差异及其对化肥投入的影响——以苏州盐城为例[J].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34(3):533-539.
|
[4] |
仇景涛, 吴壮, 蒋天昊, 等. 不同生育时期氮肥减施对水稻群体生产特征的影响及减肥策略初步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1(3):52-58,65.
|
[5] |
魏海燕, 李宏亮, 程金秋, 等. 缓释肥类型与运筹对不同穗型水稻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7, 43(5):730-740.
|
[6] |
宁运旺, 张辉, 王磊, 等. 基肥结合抽穗期追肥稳定稻麦产量并提高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8):1407-1419.
|
[7] |
季雅岚, 吴文革, 孙雪原, 等. 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9, 25(3):101-10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3.022
|
[8] |
刘红江, 张辉, 盛婧, 等. 基肥侧位深施条件下穗肥减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5):1366-1374.
|
[9] |
赵红玉, 徐寿军, 杨成林, 等. 侧深施肥技术对寒地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2(4):347-352.
|
[10] |
张滨, 刘婷婷. 不同施肥量侧深施肥技术在寒地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农技服务, 2015, 32(12):135,73.
|
[11] |
怀燕, 陈照明, 张耿苗, 等.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氮肥减施效应[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46(2):217-224.
|
[12] |
程倩, 诸葛玉平. 南四湖水稻化肥减施对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J]. 化肥工业, 2018, 45(2):70-76.
|
[13] |
符建荣. 控释氮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7(2):145-152.
|
[14] |
李敏, 郭熙盛, 叶舒娅, 等. 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4):808-815.
|
[15] |
赵蒙, 曾科, 姚元林, 等. 聚脲甲醛缓释肥对太湖稻麦轮作体系氨挥发及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 25(1):55-63.
|
[16] |
邢晓鸣, 李小春, 丁艳锋, 等. 缓控释肥组配对机插常规粳稻群体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24):4892-4902.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5.24.004
|
[17] |
林晶晶, 李刚华, 薛利红, 等. 15N示踪的水稻氮肥利用率细分[J]. 作物学报, 2014, 40(8):1424-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