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1. [2] 扶惠华,王煜,田廷亮.镍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32(1):45-49. [3] 王煜,扶惠华,田廷亮.镍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生理生化背景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2(4):486-489. [4] 王爱国,罗广华,邵从本,等.大豆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J].植物学报,1983,9(1):77-84. [5]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65-167. [6] 汤章城.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3-55. [7] 张玉秀,柴团耀,Gerard Burkard. 植物耐重金属机理研究进展[J].植物学报,1999,41(5):453-457. [8] 徐启新,余纪柱,陆世钧.黄瓜苗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抗枯化病的关系[J].上海农业学报,1994,10(3):58-62. [9] 郭明,徐亚丽.几种农药对棉花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2001,20(1):10-12. [10] 孙文越,王辉.外来甜菜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膜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1,21(3):487-491. [11] 王海华,曾富华,蒋明义,等.不同浓度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6(5):332-334. [12] 王启明.镍对大豆种子萌发和膜脂过氧化作用及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种子,2006,25(7):9-12. [13] 卡恩 A A.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生理生化[M].王沙生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22-126. [14] 张保恩,黄学林.种子吸胀期间的泄露物与活力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35(3):231-235. [15] Chance B, Maenly A C. Assay of catalase and peroxidase. Colow ick SP,Kapalan No. Methods of Enzymology,Vol.Ⅱ[M].New Youk: Academic Press,1955:7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