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明玉.近年中国苹果生产呈现的几大变化值得关注[J].西北园艺,2010(6):4-6.
[2] 刘军第,霍学喜,韩明玉,等.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北方园艺,2012(20):164-168.
[3] 马锋旺.加快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考[J].种养科学, 2006(4):4-6.
[4] 赵政阳,冯宝荣,王雷存,等.中国苹果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的战略思考[J].西北农业学报,2004,13(4):195-199.
[5] 杜善保,张军科.延安发展山地有机苹果的SWOT分析及建议[J].北方园艺,2012(7):184-186.
[6] 高华,鲁妙玉,赵政阳,等.黄土高原苹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J].陕西农业科学,2004(6):41-42.
[7] 张文,朱元姊,李广晨.实用高效的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果园生草法.[J].农业新科技2003(4):7-8.
[8] 李发林,郑域茹,郑涛,等.果园生草栽培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4):34-39.
[9] 李爱海,汪景彦,陈存刚,等.苹果园生草覆盖制现状及发展趋势[J].果农之友,2007(9):4-5.
[10] 何庆.推广绿色果品市场的果园生草技术[J].中国食物与营养, 1998(6):40.
[11] 李会科,张广军,赵政阳,等.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7,34(2):477-480.
[12] 李会科,张广军,赵政阳,等.生草对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土壤性状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7,16(2):32-39.
[13] 李会科,赵政阳,张广军.种植不同牧草对渭北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2):31-34.
[14] 邓丰产,安贵阳,郁俊谊,等.渭北旱塬苹果园的生草效应.果树学报, 2003(6):506-508.
[15] 牛自勉,李全,王贤萍,等.生草覆盖果园有机质及矿物质的变化[J].山西农业科学,1997,25(2):61-64.
[16] 刘蝴蝶,郝淑英,曹琴,等.生草覆盖对果园土壤养分、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土壤通报,2003,34(3):184-186.
[17] 郝淑英,刘蝴蝶,牛俊玲,等.黄土高原果园生草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水分及产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3(1):25-27.
[18] 李会科,张广军,赵政阳,等.渭北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7):2070-2076.
[19] 王英俊.生草对渭北苹果园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C、 N的影响[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11-21.
[20] 王延平,韩明玉,张林森,等.陕西黄土高原苹果园土壤水分分异特征[J].林业科学,2013,49(7):16-25.
[21] 黄明斌,杨新民,李立山.黄土区渭北旱塬苹果基地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1,56(1):7-13.
[22] 魏钦平,陈述汉,唐芳,等.红富士苹果品质与生态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3):289-292.
[23] 尹晓宁,马明,张坤,等.不同覆盖条件下对陇东旱塬苹果园土壤水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2,30(1):34-39.
[24] 张义,谢永生.不同覆盖措施下苹果园土壤水文差异[J].草业学报, 2011,20(2):85-92.
[25] 朱鹏岗.黄土高原山地沟壑区山地苹果山地果园生草覆盖试验[J].北京农业,2013(10):78.
[26] 董水丽.山地果园覆草与生草对水分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 2011(5):64-65.
[27] 甘卓亭.渭北旱塬苹果园根系分布格局及其土壤水分生态特征研究[D].杨凌: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8:74-77.
[28] 高茂盛.渭北旱作苹果园保护性耕作技术土壤水分养分效应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29-34.
[29] 李会科,张广军,赵政阳,等.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贮水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7,15(1):76-81.
[30] 赵政阳,李会科.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6,33(3):481-484.
[31] 张先来,李会科,张广军,等.种植不同牧草对渭北苹果园土壤水分影响的初步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3):56-59.
[32] 温晓霞,殷瑞敬,高茂盛,等.不同覆盖模式下旱作苹果园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时空动态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0(11): 82-88.
[33] 殷瑞敬,温晓霞,廖允成,等.耕作和覆盖对苹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9,36(5):717-722.
[34] 李会科.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的生态环境效应及综合技术体系构建.[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1-137.
[35] 张义,谢永生,郝明德,等.不同地表覆盖方式对苹果园土壤性状及果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2):279-286.
[36] 李等绚,张玉琴,米发杰,等.黄土高原果区生草与覆草对土壤和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J].北方果树,2005(5):15-16.
[37] 郝淑英,杨红珍,尉清.果树生草覆盖法对黄土高原区果树的生物学效应[J].果农之友,2004(6):10.
[38] 吕德国,勤嗣军,杜国栋,等.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与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43(2):131-136.
[39] 王齐瑞,谭晓风.果园生草栽培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4):120-126.
[40] 梅立新,李会科.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小气候效应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1):187-192.
[41] 李会科,梅立新,高华.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果园小气候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9,17(5):615-620.
[42] 魏永平,花蕾,张雅林.生境调节对苹果园害虫可持续控制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1):204-206.
[43] 牛自勉,吴文良,梁小娥,等.生态果园微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1998,14(6):46-49.
[44] 魏永平.黄土高原苹果园植物多样性对果园昆虫群落的影响.[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53-54.
[45] 张沛强.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生草果园病虫害发生趋势及综合防控技术初探[J].陕西农业科学,2013(2):186-187.
[46] 邓丰产.果园生草的生态效应及在果树上的应用[J].北方园艺, 2009(1):133-136.
[47] 李会科,赵政阳,张广军.果园生草的理论和实践[J].草业科学,2005, 22(8):32-37.
[48] 李嘉瑞.果园生草科学化[J].西北园艺,2002(2):24-25.
[49] 陈学森,苏桂林,姜远茂,等.可持续发展果园的经营与管理[J].落叶果树,2013,45(1):1-3.
[50] 牛自勉,蔚露,赵旗锋,等.山西省优质苹果生产主推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2):1326-1328,1341.
[51] 寇建村,杨文权,韩明玉,等.中国果园生草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 2010,27(7):154-159.
[52] 贾麟.白三叶在庆阳市苹果园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J].草业科学,2005,22(10):82-84.
[53] 朱鹏岗.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地果园生草覆盖试验[J].北京农业, 2013(30):78.
[54] 樊林志.苹果园种植三叶草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09(6):20-21.
[55] 党梅科,张秉义,高文毓.果园绿肥扁茎黄芪引种试验[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2(3):41-43.
[56] 李云.铜川市印台区果园生草覆盖技术[J].山西果树,2013(2):24- 25.
[57] 王长兴.旱作果园生草新模式—油菜、豆类轮作法[J].山西果树, 2009(6):53.
[58] 李会科,郑秋玲,赵政阳,等.黄土高原果园种植牧草根系特征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7,17(2):92-96.
[59] 郑秋玲.渭北苹果园生草栽培中生草草种的初步选择[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1-60.
[60] 张立新,赵立志.渭北旱原红富士苹果园不同降水年型水分管理模式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19(1):26-32.
[61] 陈学森,高东升,辛力,等.给果园一点阳光,苹果更灿烂—苹果果实品质提升的途径与关键技术[J].落叶果树,2012,44(3):1-4.
[62] 李涛涛,翟丙年,李永刚,等.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渭北旱塬红富士苹果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果树学报,2013,30(4):591-596.
[63] 卢海蛟,翟丙年,刘玲玲,等.生草覆盖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红富士苹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10):5-8.
[64] 邱凌,白杰.西北“五配套”能源生态模式技术特征与发展对策[J].中国沼气,2003,21(增刊):150-154.
[65] 邹养军,邱凌,聂俊峰.牧沼果草生态果园模式及关键技术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03(2):29-30,51.
[66] 安金海,王建锋,李前进,等“ . 五配套”生态果园生产监测调查[J].西北园艺,2007(8):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