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谭冠日.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M].气象出版社,1992:23-30.
[2] 赵桂香,赵彩萍,李新生,等.近 47a来山西省气候变化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6,23(5):501-505.
[3] 刘文平,郭幕萍,张爱芝,等.山西省降水特征和玉米产量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76-179.
[4] 黄荣辉,徐予红,周连童,等.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J].高原气象,1999,18(3):465-476.
[5] 田鹏波,赵凤,魏晓琳,等.沈阳东陵区降水变化特征对农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3-175.
[6] 邵晓梅,许月卿,严昌荣,等.黄河流域降水序列变化的小波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6:1-7.
[7] 马晓群,陈晓艺.安徽淮河流域各级降水时空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6):25-30.
[8] 李书桂,温建荣.连州市降水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51-56.
[9] 王雁,阎世明.20世纪后半叶山西省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J].山西气象,2004,69:16-18.
[10] 赵桂香.干旱化趋势对山西省水资源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研究, 2008,25(4):492-496.
[11] 马晓波.华北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J].高原气象,1999,18(4):520- 524.
[12] 陈烈庭.华北各区夏季降水年际和年代际交化的地域性特征[J].高原气象,1999,18(4):477-485.
[13] 陆日宇.华北汛期降水量变化中年代际和年际尺度的分离[J].大气科学,2002,26(4):611-624.
[14] 黄荣辉.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J].高原气象,1999,18(4):465-476.
[15] 张庆云.1880 年以来华北降水及其水资源的变化[J].高原气象, 1999,18(4):486-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