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树庆,王琪.区域粮食安全的内涵、评估方法及保障措施[J].资源科学,2010,32(1):35-41.
[2] 罗光强,曾福生.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行动战略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9-15.
[3] 潘耀国.饲料粮与粮食的产需平衡问题[J].中国牧业通讯,2004(22):34-37.
[4] 潘耀国.饲料粮比重加大,中国的粮食安全性会更高[J].中国饲料,2006(22):15-21.
[5] 王明华.对中国饲料粮供需形势的分析[J].调研世界,2012(2):24-26.
[6] 陈恭军.中国饲料粮供需变化对未来粮食自给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2(4):23-26.
[7] 李艳华,张晓梅,李炳军.中国饲料用粮的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J].河南科学,2012(1):127-130.
[8] 钟甫宁,向晶.城镇化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基于热量消费视角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1):4-10.
[9] 沈茂胜,苏幔 对中国养猪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8):30-33.
[10] 陈宁玲,李周权.“十二五”期间我国养猪业饲料粮需求预测[J].中国畜牧杂志,2010,46(22):34-39.
[11] 徐小华,吴仁水.基于门限协整的猪粮价格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5):78-84.
[12] 王子文,吴丽芬.从粮食安全角度看人畜争粮问题[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8):15-17.
[13] 王放,丁文斌,王雅鹏.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耦合分析——基于河南省18市农业生产效率的DEA实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2-25.
[14] 姚成胜.农业耦合系统的定量综合评价及其区域实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15] 王清霜.我国发展高效节粮型畜牧业的必要性及类型与途径[J].养殖技术顾问,2010(3):200.
[16]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课题组.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保障问题研究[J].调研世界,2002(9):12-1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