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文玲,胡波,安俊琳,等.拉萨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趋势及其估算方程的建立[J].高原气象,2013,32(3):682-688.
[2] 张云林,秦伯强.太湖地区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基本特征及其气候学计算[J].太阳能学报,2002,23(1):118-123.
[3] 刘敏超,李迪强,温琰茂.三江源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及保育[J].生态科学,2006,25(1):64-68.
[4] 王建源,赵玉金,陈艳春,等.山东省太阳辐射及其光热生产潜力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581-3583.
[5] 王冰,杨胜天,王玉娟.贵州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10(5):117-121.
[6] 李英年,赵新全,曹广民,等.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太阳总辐射、 植被反射辐射的有关特征[J].草地学报,2002,10(1):33-39.
[7] 刘安花,李英年,张法伟,等.海北高寒湿地地气长、 短波辐射的季节变化特征[J].草地学报,2007,15(3):283-289.
[8] 李瑾,张德罡,张宏斌,等.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光合有效辐射分量变化规律分析[J].草业学报,2010,19(4):243-250.
[9] 董泰锋,蒙继华,吴炳方,等.光合有效辐射(PAR)估算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9):1125-1134.
[10] 陈少勇,邢晓宾,张康林,等.中国西北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气候特征[J].资源科学,2010,32(8):1444-1451.
[11] 孙琳婵,赵林,李韧,等.青藏高原西大滩地区光合有效辐射的基本特征[J].冰川冻土,2010,32(6):1136-1143.
[12] 胡波.中国紫外与光合有效辐射的联网观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66-79.
[13] 马金玉,刘晶淼,李世奎,等.基于实验观测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5):673-682.
[14] 李韧,季国良,杨文,等.青藏高原北部光合有效辐射的观测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7,28(3):241-247.
[15] 姚济敏,高晓清,冯起,等.额济纳地区苜蓿地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基本特征[J].高原气象,2005,24(5):772-776.
[16] 季国良,马晓燕,邹基玲,等.张掖地区的光合有效特征[J].高原气象,1993,12(2):141-146.
[17] 周允华,项月琴,栾禄凯.光合有效量子通量密度的气候学计算[J].气象学报,1996,54(4):447-455.
[18] 史泽艳,高晓飞,谢云.冠层底部光合有效辐射三种测量方法的比较[J].资源科学,2005,27(1):104-107.
[19] 刘洪顺.光合有效辐射观测与分析[J].气象,1980,6(6):5-6.
[20] 张宪洲,王其冬,张谊光.青藏高原 4—10月份光合有效辐射量子值的气候学计算[J].地理学报,1997,52(4):361-365.
[21] 王炳忠,税亚欣.关于光合有效辐射的气候学计算问题[J].太阳能学报,1988,9(1):59-65.
[22] 李英年,周华坤.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植物生长期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J].高原气象,2002,21(1):90-95.
[23] 白建辉,王庚辰.大气中的水汽对太阳紫外线消光的可能机制分析[J].大气科学,1995,19(3):380-384.
[24] 王懿贤,赵名茶.中国旬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光合潜力[J].资源科学,1981(3):32-41.
[25] 周允华,项月琴,单福芝.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气候学研究[J].气象学报,1984,42(4):387-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