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亚楠, 李光鹏, 韩红燕. 苜蓿青贮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饲料, 2016(23):10-15.
|
[2] |
于浩然, 贾玉山, 贾鹏飞, 等. 不同盐碱度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 2019, 41(4):143-149.
|
[3] |
刘震, 徐玉鹏, 黄伟, 等. 苜蓿连作对盐碱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作物研究, 2020, 34(6):557-562.
|
[4] |
宋丽萍, 罗珠珠, 李玲玲, 等. 苜蓿作物轮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 24(1):27-35.
|
[5] |
马超然, 何树斌, 白雪纯, 等. 套种紫花苜蓿对玉米根际土壤碳、氮、磷及真菌群落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20, 37(1):20-29.
|
[6] |
张蛟, 崔士友, 冯芝祥. 种植碱蓬和秸秆覆盖对沿海滩涂极重度盐土盐分动态与脱盐效果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5):1686-1694.
doi: 10.13287/j.1001-9332.201805.034
|
[7] |
张蛟, 崔士友, 冯芝祥, 等. 气候因子和地表覆盖对沿海滩涂土壤盐分动态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26(2):294-302.
|
[8] |
张战, 张丽丽, 倪善君, 等. 滨海盐碱土对水稻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4(6):111-114.
|
[9] |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
[10] |
BLAIR G J, LEFROY R, LISLE L. Soil carbon fractions based on their degree of oxid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carbon management index for agricultural systems[J].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1995, 46(7):393-406.
|
[11] |
汤文光, 肖小平, 张海林, 等. 轮耕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养分库容及Cd含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1):105-114.
|
[12] |
张蛟, 崔士友. 秸秆和植被覆盖对滩涂围垦区土壤盐分和肥力性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3):128-135.
|
[13] |
张济世, 于波涛, 张金凤, 等. 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土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生长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3):704-711.
|
[14] |
李伟伟, 王永亮, 郭军玲, 等. 苏打盐化土地膜覆盖条件下关键盐分指标动态变化[J].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46(7):1156-1161.
|
[15] |
郭耀东, 程曼, 赵秀峰, 等. 轮作绿肥对盐碱地土壤性质、后作青贮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26(6):856-864.
|
[16] |
梅芹芹, 龚绪龙, 史雅栋, 等. 江苏沿海盐渍土盐渍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 2020, 28(5):959-965.
|
[17] |
贺文君, 韩广轩, 颜坤, 等. 微地形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水盐分布和植物生物量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1):3585-3597.
|
[18] |
赵永昶, 常春艳, 王卓然, 等. 滨海盐渍农田秋季土壤盐分含量微域变异特征[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2, 41(5):1009-1021.
|
[19] |
张谦, 祁虹, 冯国艺, 等. 滨海盐碱地棉田土壤水盐动态变化规律及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7(1):6-10.
doi: 10.13320/j.cnki.jauh.2014.0002
|
[20] |
CUI S, ZHANG J, SUN M, et al. L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desalinization by rainfall combined with wheat straw mulching on heavy saline soil[J]. Archives of 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 2017, 64(7):891-902.
|
[21] |
刘海曼, 郭凯, 李晓光, 等. 地膜覆盖对春季咸水灌溉条件下滨海盐渍土水盐动态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12):1761-1769.
|
[22] |
王韵弘, 苗琪, 李俊超, 等. 田间管理措施对滨海盐渍地区中低产田生产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26(1):163-172.
|
[23] |
韩继军, 张蛟, 陈澎军, 等. 江苏沿海滩涂垦区不同播种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小麦生长季土壤因子变化动态[J].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 41(1):28-35.
|
[24] |
李可心, 王光美, 张晓冬, 等. 毛叶苕子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后茬玉米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3, 31(3):405-416.
|
[25] |
李银科, 马全林, 王耀琳, 等. 种植枸杞对次生盐渍化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 干旱区研究, 2015, 32(2):235-239.
|
[26] |
滕臻, 曹小青, 孙孟瑶, 等. 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对巢湖湖滨湿地土壤活性碳库及其管理指数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9, 28(4):752-760.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9.04.014
|
[27] |
张蛟, 崔士友, 胡帅栋, 等. 水稻种植对沿海滩涂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3):107-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