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洁,刘学录.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12(5): 259-261.
[2] 文洁,刘学录.基于改进TOPSIS方法的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4):234-239.
[3] 卢波,金勇章.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及驱动力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8,10(6):19-21.
[4] 陈俊.基于蚁群算法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柳州市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9-10.
[5] 徐芬明,朱玉碧,郑财贵.量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18):5-6.
[6] 张品超.基于空间洛伦茨曲线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以南昌县二次调查数据为例[J].科技广场,2009,11:39-42.
[7] 张晓玲,关欣,文倩.中南丘陵区县(市)域耕地面积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以湖南醴陵市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138-142.
[8] 邓晶,刁承泰.基于空间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重庆江津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1):38- 40.
[9] 西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Z].
[10] 金勇章,卢波,饶四强.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J].国土资源导刊,2008,(06):4-7.
[11] 潘竟虎,石培基.基于洛伦茨曲线和分形的甘肃省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24(2):252-256.
[12] 胡雁娟,段建南,袁哲伟,等.基于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8):1792- 1795.
[13] 谭永忠,吴次芳.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分异规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3(01):112-117.
[14] 李江,郭庆胜.基于信息熵的城市用地结构动态演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05):393-397.
[15] 周青,黄贤金.快速城镇化农村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原锡山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4(01):22-30.
[16] 孔伟.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预测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广东土地科学,2006(12):11-15.
[17] 刘富刚,刘俊章.德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7(10):69-72.
[18] 周生路,朱青,赵其国.近十几年来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研究[J].土壤,2005(04):394-399.
[19] 尚正永.干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空间差异的评价——以甘肃省为例[J].干旱区研究,2006(03):149-153.
[20] 宋小青,麻战洪,曾毅.基于综合集成赋权法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时空评价[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03):5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