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建昌,周健民.我国土壤钾素研究和钾肥使用的进展.土壤[J].1999,(5):244-254. [2] 李继明,黄庆海,袁天佑,等. 长期施用绿肥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 17(3):563 -570. [3] 传统化肥施用污染严重发展缓控释肥刻不容缓[EB].中化新网http://www.ccin.com.cn/ccin/news/2008/10/29/53975.shtml [4] 姜存仓,王云华,鲁剑巍,等.植物钾效率基因型差异机理的研究进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8,24(4):483-487. [5] 刘国栋,刘更另.水稻基因型与钾素营养关系的研究[M].中国土壤学会第五届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编委会编,现代土壤科学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535-538. [6]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7] 王为木,杨肖娥,李华,等. 低钾胁迫对两个耐钾能力不同水稻品种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17(1) : 52-56. [8] 宋桂云,徐正进,陈温福,等. 田间低钾对不同穗型水稻钾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6,21(6):89-94. [9] 刘建祥,杨肖娥,杨玉爱,等. 低钾胁迫下水稻钾高效基因型若干生长特性和营养特性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 9(2): 190- 195. [10] 侯文峰,徐正伟,李小坤,等. 9个水稻品种对氮、磷和钾的响应及差异[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1):18-23. [11] 胡泓,王光火,张奇春. 田间低钾胁迫条件下水稻对钾的吸收和利用效率[J]. 中国水稻科学, 2004,18(6): 527-532. [12] 彭志红,彭克勤,萧浪涛,等. 水稻耐低钾变异后代的苗期钾营养特性[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3(1): 5-8. [13] 刘国栋,刘更另. 籼稻耐低钾基因型的筛选[J]. 作物学报, 2002,28(2): 161-166. [14] 刘更另, 高广领. 不同植物富钾作用的研究[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5):48-54. [15] 沈伟其.低钾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杂交水稻氮代谢的影响[J] .科技通报,1999, 15(5):382-386 . [16] 贾彦博,杨肖娥,王为木. 不同供钾水平下水稻钾素吸收利用与产量的基因型差异[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64-67,72. [17] 刘国栋,刘更另.水稻耐低钾基因型筛选方法的研究[J]. 土壤学报,1996,33(2):113-120. [18] 王强盛,丁艳锋,朱艳,等.不同基因型水稻钾素吸收利用对施钾量的生理响应[J]. 水土保持学报,2009,23(4):190-194,199. [19] 刘建祥,杨肖娥,吴良欢,等. 低钾胁迫对水稻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J].作物学报,2001,27(6): 1000-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