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华安,张建福,王乌齐,等.超级稻良种实践和前景[J].分子植物育种,2006,4(3):4-10. 
[2]	马荣荣,许德海,王晓燕,等.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甬优6号超高产株形特征与竞争优势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07,21(3):281-286. 
[3]	许德海,王晓燕,马荣荣,等.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超高产生理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3):4796-4804. 
[4]	孙永飞,梁尹明,娄伟平,等.甬优12每667 m2产量在900 kg基础上1000 kg的特性及途径与技术初探[J].中国稻米,2013,19(4):94-96. 
[5]	梁尹明,孙永飞,陈金焕,等.甬优12单产超900 kg/667 m2的性状表现[J].中国稻米,2012,18(5):32-34. 
[6]	陈叶平,毛国娟,王岳钧.超级稻甬优12单产13.5 t/hm2以上超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4,30(3):58-59. 
[7]	俞卫星,秦叶波,毛国娟,等.杂交稻甬优12产量13.5 t/hm2特性表现和栽培技术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2(12):1611-1614. 
[8]	俞卫星,王新溪,胡新春,等.水稻甬优12产量超13.5 t/hm2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2):177-179,240. 
[9]	姜元华,许俊伟,赵可,等.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J].作物学报,2015,41(1):89-99. 
[10]	王晓燕,韦还和,张洪程,等.水稻甬优12产量13.5 t/hm2以上超高产群体的生育特征[J].作物学报,2014,40(12):2149-2159. 
[11]	陆永发,马荣荣,王晓燕,等.超级杂交稻甬优12超高产株形特征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4,12(4):659-668. 
[12]	韦还和,李超,张洪程,等.水稻甬优12不同产量群体的株型特征[J].作物学报,2014,40(12):2160-2168. 
[13]	韦还和,姜元华,赵可,等.甬优系列杂交稻品种的超高产群体特征[J].作物学报,2013,39(12):2201-2210. 
[14]	韦还和,李超,张洪程,等.水稻甬优12超高产群体分蘖特性及其与群体生产力的关系[J].作物学报,2013,40(10):1819-1829. 
[15]	龚金龙,张洪程,李杰,等.水稻超高产栽培模式及系统理论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10,24(4):417-424. 
[16]	张洪程,吴桂成,吴文革,等.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645-2660. 
[17]	韦还和,孟天瑶,李超,等.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干物质积累模型与特征分析[J].作物学报,2016,42(2):265-277. 
[18]	浙江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浙江省土种志[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49-273. 
[19]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5-109. 
[20]	程式华,翟虎渠.水稻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组合若干株型因子的比较[J].作物学报,2000,26(6):713-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