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丽卿.茶树花粉形态的研究.茶叶科学,1989,9(1):39-41. [2] 韦仲新,山茶属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云南植物研究,1992,14(3):275-282. [3] 吕华飞,张敖罗,等.云南山茶及其两近缘种花粉形态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9(4):226-230. [4] 李建平,朱霖.山茶属花粉细胞光镜与电镜结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5,22(A01):202-205. [5] 陈亮,童启庆,等.山茶属8种1变种花粉形态比较.茶叶科学,1997,17(4):183-188. [6] 敖成齐,陈功锡,张宏达.山茶属的叶表皮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云南植物研究,2002,24(1):68-74. [7] 敖成齐,陈功锡.山茶属花粉外壁表面微形态特征的研究.云南植物研究,2002,24(5):619-626. [8] 敖成齐.山茶属Camellia植物花粉形态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3):318-321. [9] 李凤英,王玉国,唐绍清.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叶表皮特征及分类学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2(4):75-79. [10]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形态室孢粉组,中国植物花粉形态.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37-41. [11] 王开发,王先曾.孢粉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