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武志斌, 黄超, 雷媛, 敬峰, 刘战东. 不同产量水平下冬小麦水肥利用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8): 64-71. |
[2] |
李红梅, 权文婷, 张树誉. 气候变暖对陕西中北部冬小麦返青前热量资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4): 53-61. |
[3] |
范婷, 赵凯敏, 刘明敏, 杨迪迪, 丁锦峰, 朱敏, 李春燕, 朱新开, 郭文善. 苏中地区稻茬小麦生产措施采用特征与效益调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2): 155-164. |
[4] |
刘琪, 高志强, 杨珍平, 乔月静. 合理氮肥用量改善冬小麦土壤耕层细菌群落结构及理化性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0): 77-84. |
[5] |
孙文彦, 尹红娟, 田昌玉, 徐久凯, 赵秉强, 唐继伟. 不同用量化肥和猪粪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 1-10. |
[6] |
任三学, 齐月, 田晓丽, 赵花荣. 冬小麦灌浆期光合参数及产量对土壤高湿和干旱变化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9): 96-102. |
[7] |
吴翠霞, 徐加利, 宋敏, 杨丽娜, 张田田, 马冲. 7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冬小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1): 105-111. |
[8] |
刘昌斌, 祁泽伟, 马茹, 徐伟, 张泽燕, 郑海泽, 薛建福. 基于不同夏作物-冬小麦种植制度的黄土高原东部农田土壤物理质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1): 30-37. |
[9] |
付梦雪, 吴名宇, 韩碧波, 张倩, 韩燕来, 谭金芳, 李培培, 张涛, 李慧. 秸秆还田与生物炭配施对麦-玉轮作体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8): 89-96. |
[10] |
王志军, 王碧胜, 孙筱璐, 徐梦杰, 杨晓慧, 侯靳锦, 房全孝. 胶东半湿润区滴灌制度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7): 6-15. |
[11] |
王启尧, 赵庚星, 李涛, 李建伟, 潘登, 涂强. 滨海盐渍麦田施用微生物菌肥的降盐效果及冬小麦长势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4): 60-66. |
[12] |
刘新月, 刘莉, 张松令, 卫云宗. 抗寒节水高产国审小麦新品种‘临旱8号’选育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2): 11-16. |
[13] |
刘卫星, 张文杰, 王家瑞, 马耕, 康娟, 王晨阳. 氮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2): 5-10. |
[14] |
周璇, 辛景树, 沈欣, 徐洋, 傅国海, 刘欣, 聂强, 孙国栋. 关于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集成推广的思考——以黑龙江寒地水稻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 140-146. |
[15] |
赵红飞, 潘仕球, 乔云发, 高雅晓玲, 苗淑杰. 增温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因土壤类型而不同[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 74-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