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杨培岭, 任树梅. 发展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对策研究[J]. 节水灌溉, 2001, 1:7-9. [2]  朱永忠, 周向东. 我国农业节水模式初探[C]. 建设节水型社会与现代节水技术论文及有关材料选编集2004:54-57.
 [3]  张德一. 发展节水农业刻不容缓[J]. 水利天地, 2004, 01期:23-23.
 [4]  潘斌林. 灌溉节水监测技术在青狮潭灌区水情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桂林理工大学, 2013.
 [5]  陈翠英. 高效节水灌溉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J]. 浙江农村机电, 2005, 第B06期:59-60.
 [6]  张继红, 于晓芝. 发展节水灌溉 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3, 01期:41-41.
 [7]  王蔚. 南方丘陵地区建筑适宜技术策略研究[D]. 湖南大学, 2009.
 [8]  李雪. 丘陵地区经济作物(葡萄、草皮)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的研究[D]. 江苏大学, 2008.
 [9]  刘(古力)常, 刘振环. 丘陵旱地发展灌溉的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 1986, 03期.
 [10]  彭红. 初探微喷灌节水技术在园林景观改造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
 [11]  宋晨. 节水灌溉工程存在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以中卫市兴仁镇项目为例[J]. 中国外资, 2012, 第24期:267-267.
 [12]  逄焕成.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3, (21):1-6.
 [13]  戚凤秀. 浅谈山地丘陵发展喷灌技术及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 第20期:292-292.
 [14]  刘有裕. 山地丘陵发展喷灌技术及应用探讨[J]. 中国农业信息, 2013, 05期.
 [15]  程伟. 喷灌机的选购与使用[J]. 农业机械, 2014:121-121.
 [16]  王利. 富裕牧场喷灌技术的示范与推广[J]. 新农村:黑龙江, 2013, 第8期:275-275.
 [17]  李冬艳, 李璐璐. 旱田节水灌溉技术-喷灌[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09期:224-224.
 [18]  兰才有, 李光永. 节水灌溉设备知识讲座——微灌设备[J]. 农业机械, 2000, 04期.
 [19]  张新星, 杨振杰, 彭云,等. 我国节水灌溉的现状与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33期:11972-11974.
 [20]  袁寿其, 李红, 王新坤. 中国节水灌溉装备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建议[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5, 第1期:78-92.
 [21]  史少培, 谢崇宝, 高虹,等. 喷灌技术发展历程及设备存在问题的探讨[J]. 节水灌溉, 2013:78-81.
 [22]  殷春霞,许炳华.我国喷灌发展五十年回顾[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2):9-10.
 [23]  李英能. 浅论我国喷灌设备技术创新[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01, 19:3-7.
 [24]  毕彩虹. 设施栽培条件下优质绿茶的品质变化研究[D]. 西南大学, 2007.
 [25]  潘根生, 黄寿波, 周静舒,等. 茶园喷灌的小气候效应及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981.
 [26]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生理及茶叶生化实验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25.
 [27]  张如良, 胡益平, 徐化文,等. 低丘红壤茶叶喷灌效果与效益研究[J]. 浙江水利科技, 2005:19-20.
 [28]  柴春燕, 毛国尧, 房聪玲,等. 杨梅喷灌对土壤含水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1, 27:18-20.
 [29]  游恺哲.喷灌对番荔枝光合作用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9,26:400-401.
 [30]  陈鹭巡.龙眼喷灌增产机理及喷灌制度探讨[J]. 节水灌溉, 2002:20-21.
 [31]  沈章云, 尹逢生. 旱季对柑橘进行喷灌的作用[J]. 灌溉排水学报, 1983,02期.
 [32]  杨金满. 喷灌对毛竹冬笋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121-122.
 [33]  郑经池. 不同喷灌处理对毛竹林冬笋生长和综合效益的影响[J]. 林业勘察设计, 2006:98-101.
 [34]  沙存龙. 毛竹笋设施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 浙江农林大学, 2012.
 [35]  罗荣忠. 毛竹林套种多花黄精林地喷灌技术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 2014:86-88.
 [36]  白丹, 王云涛. 自压喷灌压力区最优划分与设计[J]. 水利学报, 1990:41-47.
 [37]  鲁初. 机压管道喷灌系统的作业区与压力区划分[J]. 节水灌溉, 1995:40-41.
 [38]  贾金平, 刘涌江, 贾玮玮. 丘陵山区喷灌设计中的问题探讨[J]. 山西水利科技, 2007:69-70.
 [39]  水科院水利所喷灌组. 山地喷灌系统的分类和组成[J]. 《节水灌溉》,S1979,S01期
 [40]  邹战强. 喷灌技术在广东省经济作物灌溉中的应用[J]. 节水灌溉, 2007:5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