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ennedy D. Break through of the year[J].Science,2003,30-38. [2] 宫清华, 黄光庆, 郭敏,等. 基于GIS技术的广东省洪涝灾害风险区划[J].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1):58-63. [3] 马秀梅, 刘晓燕, 代青措. 副热带高压影响下青海东部两次暴雨对比分析[J]. 青海科技, 2017(3):72-77. [4] 史国枢. 青海自然灾害[M].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3. [5] 伏洋, 李凤霞, 郭广,等. 青海省自然灾害灾情与特征分析[J]. 高原地震, 2004, 16(4):59-67. [6] 许维俊, 史津梅. 青海省大降水特征分析[J]. 青海气象, 2000(3):12-14. [7] 马元仓. 青海省大雨落区预报系统技术报告[R]. 西宁: 青海省气象台, 2002. [8] 巨克英, 刘蓓, 李万志. 2014年7月青海气象灾害特点及气象服务分析[J]. 青海环境, 2015, 25(3):105-108. [9] 张正涛, 高超, 刘青,等. 不同重现期下淮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J]. 地理研究, 2014, 33(7):1361-1372. [10] 苏军锋, 肖志强, 魏邦宪,等. 基于GIS的甘肃省陇南市暴雨灾害风险区划[J]. 干旱气象, 2012, 30(4):650-655. [11] 孟翠丽, 匡昭敏, 李莉,等. 基于GIS的广西暴雨灾害风险实时评估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26):184-189. [12] 于文金, 闫永刚, 吕海燕,等. 基于GIS的太湖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定量化研究[J]. 灾害学, 2011, 26(4):1-7. [13] 盛绍学, 石磊, 刘家福,等. 沿淮湖泊洼地区域暴雨洪涝风险评估[J]. 地理研究, 2010, 29(3):416-422. [14] 蔡冰, 刘寿东, 费玉娟,等. 江苏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区划[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20):285-291. [15] 于文金, 赵景旺. 唐山市暴雨特征及风险评估研究[J]. 灾害学, 2013, 28(4):50-5 [16] 祝新建, 臧新洲, 段世萍,等. 豫北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研究——以辉县市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29):285-291. [17] 李茜, 蔡新玲, 徐军昶,等. 陕西省暴雨灾害风险实时评估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5):241-246. [18] 谢五三, 田红, 卢燕宇. 基于FloodArea模型的大通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J]. 暴雨灾害, 2015, 34(4):384-387. [19] 黄冬梅, 黄卓帆, 黄肖寒. 基于GIS的河池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6, 37(1):21-24. [20] 陈楠, 黄玉芳, 马慧妍. 鲁西南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8). [21] 黄安多. 薄壁堰自由出流的试验研究[D]. 西华大学, 2017. [22]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青海省地方灾害标准[M].青海,2011:2. [23] 周波涛, 於琍. 管理气候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J]. 中国减灾, 2012(2):1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