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20): 60-66.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515
周献增1(), 杨威1, 乔仁桂2, 原华彬3, 张钰芳1, 王学君4, 李林波2, 王菊英2, 杨光4(
)
收稿日期:
2022-06-27
修回日期:
2022-08-18
出版日期:
2023-07-15
发布日期:
2023-07-10
通讯作者:
杨光,男,1964年出生,山东临沂人,助理研究员,大专,主要从事土壤改良方法与分析方面的研究。通信地址: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202号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E-mail:作者简介:
周献增,男,1970年出生,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及农业农村投资项目咨询、规划和管理方面的研究。通信地址: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200号 山东省农业交流合作中心,E-mail:13001708518@163.com。
基金资助:
ZHOU Xianzeng1(), YANG Wei1, QIAO Rengui2, YUAN Huabin3, ZHANG Yufang1, WANG Xuejun4, LI Linbo2, WANG Juying2, YANG Guang4(
)
Received:
2022-06-27
Revised:
2022-08-18
Online:
2023-07-15
Published:
2023-07-10
摘要:
中国被称为桑蚕之都,有着几千年的养蚕文化,桑蚕业是中国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桑在饲料、食品、医药保健、畜牧、食用菌、生物能源、观光旅游、有机肥料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桑树的栽培方法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深入总结了近年来中国桑树栽培和桑园管理中的农艺措施应用现状、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桑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以期为桑树科学栽培与桑园合理管理提供借鉴。
周献增, 杨威, 乔仁桂, 原华彬, 张钰芳, 王学君, 李林波, 王菊英, 杨光. 农艺措施对土壤生境与桑树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0): 60-66.
ZHOU Xianzeng, YANG Wei, QIAO Rengui, YUAN Huabin, ZHANG Yufang, WANG Xuejun, LI Linbo, WANG Juying, YANG Guang. Effects of Agronomic Measures on Soil Habitat and Mulberry Growth: Research Progres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3, 39(20): 60-66.
作物类型 | 作物名称 | 参考文献 |
---|---|---|
粮食 | 马铃薯、红薯、啤酒大麦 | 梅亚军[ |
蔬菜 | 青花菜-紫皮洋葱、甘蓝、芥菜、榨菜、黑塌菜、大叶菠菜、萝卜、西兰花、白菜、大头菜、花椰菜-芹菜、辣椒、油冬菜、菠菜、胡萝卜、大蒜、生姜 | 孔旭东等[ |
豆类 | 青豌豆、豇豆、蚕豆、花生、大豆、 印尼大绿豆、小粒蚕豆、甜豌豆 | 杨国育等[ 杨涛[ |
菌类 | 草菇、平菇-木耳、姬菇、桑植竹荪、大球盖菇 | 李云峰[ |
中草药 | 前胡、银杏、白菊花、白术、半夏、贝母、 黄精、药芹、板蓝根 | 王啟苗[ 朱燕[ |
其他 | 苜蓿、油葵、魔芋 | 庞建光等[ |
作物类型 | 作物名称 | 参考文献 |
---|---|---|
粮食 | 马铃薯、红薯、啤酒大麦 | 梅亚军[ |
蔬菜 | 青花菜-紫皮洋葱、甘蓝、芥菜、榨菜、黑塌菜、大叶菠菜、萝卜、西兰花、白菜、大头菜、花椰菜-芹菜、辣椒、油冬菜、菠菜、胡萝卜、大蒜、生姜 | 孔旭东等[ |
豆类 | 青豌豆、豇豆、蚕豆、花生、大豆、 印尼大绿豆、小粒蚕豆、甜豌豆 | 杨国育等[ 杨涛[ |
菌类 | 草菇、平菇-木耳、姬菇、桑植竹荪、大球盖菇 | 李云峰[ |
中草药 | 前胡、银杏、白菊花、白术、半夏、贝母、 黄精、药芹、板蓝根 | 王啟苗[ 朱燕[ |
其他 | 苜蓿、油葵、魔芋 | 庞建光等[ |
[1] |
于翠, 李欣, 朱志贤, 等. 长期偏施氮肥对桑园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3):35-44.
|
[2] |
邓文, 熊双伟, 于翠, 等. 长期偏施氮肥对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55(23):6108-6112.
|
[3] |
殷浩, 张建华, 佟万红, 等. 四川丘陵地区桑园合理施氮方案的研究[J]. 蚕业科学, 2012, 38(2):343-347.
|
[4] |
夏跃明, 冷朝荣, 徐来富, 等. 桑园N、P、K肥的施用及缺肥诊断[J]. 广东蚕业, 2004, 38(2):33-36.
|
[5] |
谢桂萍, 夏跃明. 桑园N、P、K肥的施用及缺肥诊断[J]. 云南农业, 2020(2):66-68.
|
[6] |
甘丽红, 廖青, 田智得, 等. 鸡粪发酵肥对桑园土壤肥力及桑树生长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6, 47(3):353-358.
|
[7] |
张志林, 秦和生, 何梦秀, 等. 蚯蚓粪配施化肥对桑树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及桑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33(2):357-362.
|
[8] |
杨琼, 李丽, 邢东旭, 等. 增施蚕沙有机肥对桑园土壤酶活性以及桑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蚕业科学, 2016, 42(6):968-972.
|
[9] |
蓝林, 刘芸渟, 莫碧霞, 等. 不同C/N有机碳肥对铝矿复垦地土壤肥力和桑树生长的影响[J]. 广西蚕业, 2021, 58(2):37-41.
|
[10] |
王帅帅, 林刚云, 黄小丹, 等. 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桑树根际土壤细菌与根系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 蚕业科学, 2019, 45(4):494-500.
|
[11] |
段卫平, 汪增超. 长期施用沼肥对桑园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沼气, 2017, 35(4):95-98.
|
[12] |
宾荣佩, 蓝必忠, 滕伟国, 等. 蚕沙和桑枝废菌包无害化堆肥还田对石漠化地区桑树产量及土壤改良的效果研究[J]. 中国蚕业, 2020, 41(2):16-21.
|
[13] |
江周. 桑枝肥料化利用提升喀斯特桑园土壤肥力初探[D].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 2019.
|
[14] |
陈紫梅, 欧阳雪灵, 黄金枝, 等. 桑枝条粉碎制作堆肥技术[J]. 蚕桑茶叶通讯, 2018(5):14-15.
|
[15] |
赵珮, 唐小平, 吴均, 等. 微生物及C∕N比对果桑枝条堆肥腐熟的影响[J]. 农业工程, 2020. 10(6):51-56.
|
[16] |
罗海信. 复合生物肥在桑树上的应用[J]. 四川蚕业, 2015, 43(1):32-33.
|
[17] |
汪海涛, 高新文. 美国翠京元微生物肥在桑树上的应用效果[J]. 农技服务, 2009, 26(12):48,130.
|
[18] |
赵卫国. 美国亚联微生物肥在桑树上的应用效果[J]. 江苏蚕业, 2011, 33(1):25-28.
|
[19] |
于翠, 董朝霞, 朱志贤, 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果桑光合与果实品质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蚕业科学, 2020, 46(1):19-25.
|
[20] |
赵珮, 黄传书, 唐小平, 等. 不同施肥方案对果叶兼用桑树生长及桑果品质的影响[J]. 蚕学通讯, 2020, 40(4):1-6.
|
[21] |
王英民. 桑园科学施肥[J]. 蚕桑茶叶通讯, 2019(5):19-20.
|
[22] |
张静, 袁颖, 任阔. 如何做好桑园肥培管理工作[J]. 河南农业, 2017(25):22.
|
[23] |
孙静. 桑园的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J]. 河南农业, 2019(19):20.
|
[24] |
刘克愚, 叶艳琼, 杨国平, 等. 不同施肥方式对云南省双柏县桑园产叶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信息, 2013(1):85.
|
[25] |
陈慧, 时正伦, 吴永波, 等. 不同生物炭配施基肥处理对桑树幼苗叶片品质的影响及综合评价[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1, 30(3):71-77.
|
[26] |
徐志卫, 杨仁宽, 徐向宏, 等. 淳安县桑园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及成效[J]. 中国蚕业, 2011, 32(1):66-69.
|
[27] |
田时铭, 张晓霞. 浅淡桑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 四川蚕业, 2009, 37(3):27-28.
|
[28] |
潘学奎, 颜泽兰. 桑园测土配方施肥增产增效试验[J]. 四川蚕业, 2014, 42(2):10-11,18.
|
[29] |
莫荣利, 秦光良, 解金林, 等. 桑园测土配方优化施肥试验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17):37-40.
|
[30] |
毛铃哲, 杜利梅, 韩敏, 等. 山西省晋南地区桑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J]. 山西农经, 2019(1):121.
|
[31] |
张正毅, 沈定秀. 陕南密植丰产桑园配方施肥技术[J]. 北方蚕业, 2009, 30(2):62-63.
|
[32] |
侯建忠. 如皋市桑园精准施肥技术研究的构思[J]. 蚕桑通报, 2008, 39(3):34-35.
|
[33] |
中农. 桑园灌溉技术[J]. 农家之友, 2007(8):29.
|
[34] |
王莉, 张翠艳, 许春芳. 喷灌技术在庆云县万亩桑园中的应用[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6):143.
|
[35] |
丁鼎荣, 徐海根. 海宁市桑树喷灌试验研究成果[J]. 节水灌溉, 1995(1):29-30.
|
[36] |
寿国良, 俞建苗, 沈红星, 等. 微滴灌技术在桑园中的应用试验[J]. 中国蚕业, 2008(1):54-55,59.
|
[37] |
韦建朝, 伍永炎, 李汉飞, 等. 滴灌技术在桑园生产上的应用前景[J]. 广西蚕业, 2014, 51(3):46-48.
|
[38] |
张朝华. 滴灌技术在桑园生产上的应用前景[J]. 中国农业信息, 2016(11):128-129.
|
[39] |
王亚威, 邓真华, 胡桂萍, 等. 不同滴灌水量对设施果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 2021, 33(3):62-66.
|
[40] |
张兴飞. 干旱气候条件下滴灌技术在蚕业生产中的应用[J]. 广西蚕业, 2012(1):27-29.
|
[41] |
王谢, 张建华, 唐甜. 水肥一体化对山地鲜桑椹商品性状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20, 10(4):53-59.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190700126 |
[42] |
江佑民. 桑园地膜覆盖的效果与方法[J]. 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6(10):157-158.
|
[43] |
崇刚, 沈克潮, 张利平. 桑园地膜覆盖的好处和技术要点[J]. 安徽农业, 2004(5):24-25.
|
[44] |
朱莉莉, 李乘前. 桑园覆盖地膜好处多[J]. 广西蚕业, 2002, 39(4):46.
|
[45] |
廖深谋. 新植桑园地膜覆盖技术[J]. 广西蚕业, 1999, 36(2):30-31.
|
[46] |
寿国良, 蒋永正, 沈红星. 桑园地膜覆盖对土壤及桑树根系的影响[J]. 中国蚕业, 2004(1):22-23.
|
[47] |
寿国良, 蒋永正, 童国珠, 等. 桑园地膜覆盖技术的研究初报[J]. 中国蚕业, 2001, 22(3):26-27.
|
[48] |
徐祥. 桑园地膜覆盖对桑树发芽率及产量的影响调查[J]. 江苏蚕业, 2014, 36(1):17-19.
|
[49] |
蓝必忠, 汤庆坤, 黄景滩, 等. 园艺地布在桑园中的应用试验[J]. 广西蚕业, 2017(2)34-38.
|
[50] |
杨继芬, 丁志伟, 张兴飞. 防草布覆盖技术在桑园中的综合效果研究[J]. 云南农业科技, 2019(5):38-39.
|
[51] |
崔文明. 桑园覆草的益处与要求[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23):286-287.
|
[52] |
李雪云, 郑锁瑞. 生物覆盖对旱地桑园的增产效应[J]. 北方蚕业, 2006, 27(3):45,47.
|
[53] |
王波, 周月明, 翁荣林, 等. 免耕覆盖对桑园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蚕业, 2001a, 22(4):11-12.
|
[54] |
王波, 翁荣林, 周月明, 等. 免耕覆盖对桑园土壤肥力及桑树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C]// 中国蚕学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蚕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蚕桑分论坛论文集(上册). 2001:142-145.
|
[55] |
张桂芳. 免耕覆盖对桑园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 2009(1):96-97.
|
[56] |
崔文明. 桑园覆盖秸秆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 2008(S2):61-62.
|
[57] |
杨宜生. 桑园秸秆覆盖还田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3(18):125.
|
[58] |
林刚云, 肖健, 吴银秀, 等. 秸秆覆盖还田对桑园土壤生物学性状及其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51(10):2339-2347.
|
[59] |
吴克军, 罗坤, 陈松, 等. 桑园除草好方法——稻草覆盖[J]. 农村实用技术, 2007(9):39.
|
[60] |
王波, 丁悦, 周月明, 等. 覆盖对长期免耕桑园土壤某些肥力性状的影响[J]. 蚕业科学, 2004(2):195-198.
|
[61] |
周绍仁. 桑园覆盖稻草试验初报[J]. 北方蚕业 2000(3):22-23.
|
[62] |
祁广军, 田智得, 黄红燕. 广西桑园土壤状况分析与施肥对策[J]. 广西蚕业, 52(3):32-35.
|
[63] |
黄艺, 黄红燕, 刘昔辉, 等. 不同连作年限桑园土壤肥力变化及其与桑叶产量的关系[J].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48(4):628-632.
|
[64] |
濑户川, 喜多夫, 彭进平. 桑树的持续年限[J]. 国外农学-蚕业, 1983(4):70.
|
[65] |
江亚, 陈松. 云南桑园间套种技术及效益分析[J]. 蚕桑茶叶通讯, 2012(5):19-20.
|
[66] |
梅亚军. 春季桑园套种马铃薯技术初探[J]. 江苏蚕业, 2018, 40(Z2):20-21.
|
[67] |
王红宇. 冬季桑园套种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 2014, 31(2):28,27.
|
[68] |
刘永辉, 姚永泉. 冬季桑园套种马铃薯的丰产栽培技术[J]. 广西蚕业, 2013, 50(4):56-58.
|
[69] |
李勇, 于翠, 邓文, 等. 桑园套种马铃薯田间优化配置模式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53(23):6.
|
[70] |
文柳璎, 李平春, 曾庆群, 等. 夏伐桑园套种红薯栽培技术初探[J]. 广西蚕业, 2014, 51(2):58-62.
|
[71] |
杨兆才, 张云波, 何学芹, 等. 保山市隆阳区桑园套种啤饲大麦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8):35,38.
|
[72] |
孔旭东, 韩益飞, 孙琴. 冬春桑园套种青花菜和紫皮洋葱技术[J]. 江苏蚕业, 2015, 37(3):29-30.
|
[73] |
崔自德, 邓继荣. 康县桑园套种甘蓝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17):61.
|
[74] |
蒋霞芳, 胡勇义, 田志锋, 等. 浅谈桑园套种芥菜栽培技术[J]. 科技风, 2019(17):133.
|
[75] |
潘长娥. 桑园宽窄行栽植及秋季套种荠菜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8):216-217.
|
[76] |
唐小兰, 陈伟国, 戴建忠. 海宁市桑园套种榨菜现状调查[J]. 江苏蚕业, 2013, 35(4):49-50.
|
[77] |
季晓琴, 朱建, 章亚蓓. 秋冬桑园夹种黑塌菜技术与效益分析[J]. 江苏蚕业, 2019, 41(3):29-31.
|
[78] |
郑小芹. 秋冬桑园套种大叶菠菜和榨菜技术与效益分析[J]. 江苏蚕业, 2016, 38(4):33-34.
|
[79] |
王云来, 李春祥, 史凌昀. 秋冬桑园套种萝卜技术与效益分析[J]. 江苏蚕业, 2011, 33(4):23-24.
|
[80] |
陆春燕, 陈谋, 周蕾, 等. 秋季桑园套种西兰花的栽培技术[J]. 江苏蚕业, 2013, 35(4):44-45.
|
[81] |
郭取唐. 桑园冬季套种白菜栽培技术[J]. 蚕桑茶叶通讯, 2014(1):8.
|
[82] |
王佩云. 桑园套种白菜生产技术[J]. 蚕桑茶叶通讯, 2015(5):21.
|
[83] |
李献英, 黄兆香. 桑园冬季套种大头菜技术浅谈[J]. 广西蚕业, 2011(3):81-83.
|
[84] |
罗小波. 桑园冬季套种大头菜技术浅谈[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7):156.
|
[85] |
沈兆龙, 周建生, 陈鹃, 等. 桑园夹套种花椰菜-芹菜新模式高效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 2015(4):156,133.
|
[86] |
李宏峨. 桑园套种小米辣种植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 2009(S1):87.
|
[87] |
张媛. 桑园套种油冬菜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2):84-85.
|
[88] |
苏生平, 王宇, 赵永宽, 等. 沿海地区桑园套种加工型菠菜的高产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 2014(13):33-34.
|
[89] |
杨永建, 楼黎静, 范之, 等. 幼龄桑园秋季套种胡萝卜技术[J]. 蚕桑通报, 2005, 36(4):55-56.
|
[90] |
刘书侠. 桑园套种大蒜(青蒜)栽培生产技术应用[J]. 农技服务, 2014, 31(10):43,48.
|
[91] |
刘在汉. 桑园套种生姜[J]. 现代种业, 2003(3):33.
|
[92] |
杨国育, 董少德. 桑园间套种辣椒、青豌豆模式初探[J]. 云南农业科技, 2011(S1):35-37.
|
[93] |
肖建中. “桑-辣椒”与“桑-豇豆”套种模式及高产栽培技术[J]. 蚕桑茶叶通讯, 2016(6):10-12.
|
[94] |
许金波, 杨家贵, 杨和团, 等. 保山市桑园套种蚕豆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世界, 2012(4):60.
|
[95] |
姚靖, 李清明, 张义方. 浅谈安康市桑园套种花生实用技术[J]. 中国蚕业, 2015, 36(2):74-77.
|
[96] |
王雷义, 黎文平. 桑园套种花生的调查与技术探讨[J]. 北方蚕业, 2013, 34(4):27-28.
|
[97] |
杨涛. 桑园间套种冬大豆栽培技术[J]. 云南农业, 2016(3):27-29.
|
[98] |
郭希才. 桑园套种印尼大绿豆的经验[J]. 蚕桑通报, 1991, 22(4):43-44.
|
[99] |
李国灿, 潘小芬, 李杰, 等. 麒麟区茨营乡冬闲桑园间(套)小粒蚕豆栽培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 2012(S2):109-110.
|
[100] |
郑子平. 桑园套种甜碗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3):103,105.
|
[101] |
李云峰. 桑园夏伐后套种草菇方法[J]. 农村新技术, 2013(6):13-14.
|
[102] |
马雪侠, 刘万顺. 不同栽植形式桑园立体套种平菇、木耳的方法与产值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 21(8):63-65,70.
|
[103] |
莫琳, 贝建设, 唐才明, 等. 果桑园套种姬菇立体生态栽培对比试验[J]. 农业与技术, 2017, 37(21):21-22,33.
|
[104] |
杜兆奎. 霍山县桑园套种桑枝竹荪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9):111,114.
|
[105] |
欧阳卫民, 熊红兵, 赵远林, 等. 桑园套种大球盖菇栽培技术[J]. 食用菌, 2016, 38(4):46-47.
|
[106] |
王啟苗. 浅谈皖南山区桑园套种前胡技术[J]. 中国蚕业, 2015, 36(1):66-68.
|
[107] |
季晓琴, 朱建, 章亚蓓. 如皋桑园套种银杏技术关键与效益分析[J]. 江苏蚕业, 2015, 37(4):40-42.
|
[108] |
程红田, 江苏, 余增喜, 等. 桑园套种白菊花提高综合效益[J]. 蚕桑通报, 2019, 50(1):34.
|
[109] |
周帅. 桑园套种白术配套技术[J]. 广东蚕业, 2011, 45(4):14-15.
|
[110] |
王晓芬, 张友洪, 陈义安, 等. 桑园套种半夏药材的优势与技术要点[J]. 四川蚕业, 2017, 45(4):38-39.
|
[111] |
朱燕. 桑园套种贝母种植技术[J]. 蚕桑茶叶通讯, 2019, 200(2):18-19.
|
[112] |
徐仙英, 程红田, 余增喜, 等. 桑园套种中药材黄精[J]. 蚕桑通报, 2019, 50(2):36.
|
[113] |
高润宽, 杭忠宝, 崔虹. 桑园夏套药芹冬套菜模式[J]. 江苏蚕业, 2017, 39(1):19-21.
|
[114] |
孟庆杰, 黄云, 侯翔宇. 幼龄桑园套种板蓝根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 2008, 24(8):29-31.
|
[115] |
庞建光, 姬红萍, 武龙. 桑园套种大豆和苜蓿对杂草群落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4):187-189.
|
[116] |
韦广锋, 龙福全. 桑园套种油葵高产技术初探[J]. 广西蚕业, 2010, 47(1):41-42.
|
[117] |
孙永生. 冬季桑园套种魔芋技术初探[J]. 河南农业, 2015(1):19.
|
[118] |
秦大敏, 陈建新. 桑园间作蔬菜的几种模式[J]. 蚕桑茶叶通讯, 2010, 32(4):19-20.
|
[119] |
魏秋亚. 桑园省力化间作紫云英的增肥技术[J]. 蚕桑茶叶通讯, 2000(2):11-12.
|
[120] |
王汝学. 对桑园间作蔬菜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探讨[J]. 蚕学通讯, 2008(1):53,56.
|
[121] |
张正毅, 林清. 秦巴山区桑园林下养鸡技术探讨[J]. 北方蚕业, 2014, 35(3):50-51.
|
[122] |
俞云庆, 朱建华, 钱贤明, 等. 桑园养鸡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 蚕桑通报, 2014, 45(2):48-49.
|
[123] |
崔胜, 马东府. 谈谈桑园养鸡[J]. 北方蚕业, 2017, 38(1):54-56.
|
[124] |
刘国峰, 张慧敏, 邓永进. 桑园养鸡技术及效益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4):247-249.
|
[125] |
王介平, 杨金龙, 吕金凤, 等. 桑园种草养鸡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C]// 中国蚕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蚕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 2017:206.
|
[126] |
王介平, 杨金龙, 吕金凤, 等. 桑园种草养鸡对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18, 26(4):1035-1037.
doi: 10.11733/j.issn.1007-0435.2018.04.033 |
[127] |
张步飞, 万金华. 桑园间作种草养鹅效益分析[J]. 江苏蚕业, 2002, 24(1):40-41.
|
[128] |
李英法, 张友金. 桑基鱼塘种草养鱼配套模式研究[J]. 土壤肥料, 1989(6):27-29.
|
[1] | 阚建鸾, 王晓云, 苏建平, 张永春, 汪吉东, 马洪波, 蔡云彤. 不同氮肥抑制剂对小麦产量、土壤肥力、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5): 69-74. |
[2] | 唐卫东, 魏林源, 康才周, 王多泽, 邱晓娜, 张卫星, 张晓娟. 民勤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4): 93-98. |
[3] | 姜冰, 王松涛, 孙增兵, 张海瑞, 王建, 刘阳. 基于隶属度函数和主成分分析的耕地土壤肥力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 22-27. |
[4] | 陈惠英, 王峰, 王强, 俞巧钢, 叶静, 林辉, 孙万春, 杨艳, 马军伟. 新垦耕地土壤肥力提升路径探析——以浙江省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8): 75-80. |
[5] | 王晓红, 韩世玉, 孙运朋, 张芳, 罗泽虎, 陈彪. 镉胁迫下桑树幼苗的转录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3): 25-34. |
[6] | 崔莹莹, 周波, 陈义勇, 刘嘉裕, 黎健龙, 唐颢, 唐劲驰. 广东茶区土壤肥力时空变化分析与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 85-95. |
[7] | 卢丽兰, 王玉萍, 尹欣幸, 黄英凯, 范海阔. 海南省水果型椰子园土壤养分调查与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8): 72-80. |
[8] | 韩晓芳, 田晓明, 杨永利, 张敬智, 张清, 张凯, 张涛, 贾林. 2种土壤复合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及肥力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5): 54-59. |
[9] | 娄德钊, 涂娜娜, 卢芙萍, 王树昌, 武华周. 冬伐高度对桑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4): 23-28. |
[10] | 徐爽, 阚雨晨. 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紧实度与含水量的相关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6): 94-100. |
[11] | 姜玉琴, 谢先进, 黄达. 耕地质量对耕地生产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 75-80. |
[12] | 晁赢, 付钢锋, 阎祥慧, 杭中桥, 杨全刚, 王会, 潘红, 娄燕宏, 诸玉平. 有机肥对作物品质、土壤肥力及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9): 103-107. |
[13] | 刘子凡, 苏必孟, 黄洁, 魏云霞, 肖子丽. 木薯花生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地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5): 102-107. |
[14] | 朱诗君, 王丽丽, 金树权, 周金波, 卢晓红. 生物有机肥和菌剂对土壤肥力及草莓生长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1): 36-43. |
[15] | 张利琴, 殷红燕, 穆淑媛, 付均惠, 李燕. 5个杂交桑种质的耐盐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7): 62-6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