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温靖, 关小莺, 徐玉娟, 等. 不同蓝莓品种品质特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39(9):1846-1855. | 
																													
																						| [2] | 陈宏毅. 我国北方耐寒蓝莓品种选择的研究[J]. 北京农业, 2011(30):57-59. | 
																													
																						| [3] | 吴林. 中国蓝莓35年——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8(1):1-11. | 
																													
																						| [4] | 姚月英. 丹东地区小浆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 2022. | 
																													
																						| [5] | 翟盘茂, 廖圳, 陈阳, 等. 气候变暖背景下降水持续性与相态变化的研究综述[J]. 气象学报, 2017, 75(4):527-538. | 
																													
																						| [6] | 柏会子, 肖登攀, 刘剑锋, 等. 965-2014年华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与农业气象灾害时空格局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8, 34(5):99-105. | 
																													
																						| [7] | 刘玉汐, 任景全, 孙月, 等. 1971—2016年东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损失变化特征及影响[J]. 干旱气象, 2020, 38(4):647-654. | 
																													
																						| [8] | EDENHOFER O, SEYBOTH K.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J]. Encyclopedia of energy natural resource &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2013, 26(D14):48-56. | 
																													
																						| [9] | 袁学所, 王刚, 武金祥, 等. 凤阳蓝莓生产气象因子分析及服务方案[J].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3):68-72. | 
																													
																						| [10] | 张慧. 乳山市蓝莓生长气象条件分析及防灾对策[J]. 南方农业, 2022, 16(17):203-205. | 
																													
																						| [11] | 侯忠新, 陈清峰. 青岛蓝莓生态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品质论证[J]. 山西农业科学, 2019, 47(8):1450-1455. | 
																													
																						| [12] | 田宝星, 宫丽娟, 滕潘, 等. 大兴安岭蓝莓生长气候条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7):99-10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190800565
 | 
																													
																						| [13] | 徐艺格, 王兴东, 魏鑫, 等. 自然灾害对蓝莓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防灾措施[J]. 北方果树, 2023(2):24-26. | 
																													
																						| [14] | 莫建国, 于飞, 张帅, 等. 气象条件对蓝莓品质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2):170-17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6010042
 | 
																													
																						| [15] | 王颖, 刘晓冉, 程炳岩, 等. 广义极值分布在重庆短历时极值降水中的应用[J]. 气象, 2019, 45(6):820-830. | 
																													
																						| [16] | 于新文, 丁裕国. 中国东部地区暴雨的概率特征——基于泊松分布的统计模拟[J]. 自然灾害学报, 2006(4):13-18. | 
																													
																						| [17] | 吕忠东, 邹阳, 李一波. 基于泊松分布的川东暴雨概率特征分析[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0, 25(5):531-535. | 
																													
																						| [18] | 任至涵, 倪雪, 倪长健, 等. 基于泊松分布的成都经济区暴雨概率特征研究[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1, 36(1):80-85. | 
																													
																						| [19] | 邹德全, 邹承立, 宋鑫民, 等. 基于泊松分布的遵义市暴雨、大暴雨次数概率特征[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2, 37(6):716-720. | 
																													
																						| [20] | 姚朋, 钟启琴, 张力. 南充蓝莓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与防御对策[J]. 果树资源学报, 2023, 4(2):36-40. | 
																													
																						| [21] | 国家气象局.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上卷)[M]. 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3. | 
																													
																						| [22] | 丁裕国, 申红艳, 江志红, 等. 气候概率分布理论及其应用新进展[J]. 气象科技, 2009, 37(3):257-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