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35): 1-5.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787
• 农学·农业基础科学 • 下一篇
高国良1(), 高发瑞1, 张巧玲1, 王秋云1, 冯雯杰1, 马梦晴2, 黄信诚1(
)
GAO Guoliang1(), GAO Farui1, ZHANG Qiaoling1, WANG Qiuyun1, FENG Wenjie1, MA Mengqing2, HUANG Xincheng1(
)
摘要:
缓释肥作底肥的基础上,研究不同追肥时期对水稻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南四湖流域水稻生产提供科学的施肥措施和决策依据。以水稻品种‘济儒稻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时期氮肥追肥处理开展不同追肥时期试验。以上处理氮肥全生育期用量均为264 kg/hm2,氮肥追肥量均为69 kg/hm2,磷肥和钾肥均一次基施。测定不同生育期的茎蘖动态、叶片SPAD值、叶面积和干物质、产量及产量结构数据。结果表明:随着追肥时期后移,水稻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具体表现为T4>T5>T3>T1>T2。茎蘖量在抽穗前,特别是在孕穗期T1、T2、T3高于T4、T5,抽穗后T1、T2、T3群体下降迅速,而T4、T5下降平稳;最终茎蘖成穗量T4最高,T5次之。叶面积指数在抽穗期时T1、T2、T3比T4、T5要高,但在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顺序是T5>T4>T3>T2>T1。干物质积累量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到孕穗期T1、T3较高,T2、T5次之,T4最低,成熟期T4、T5处理明显高于T1、T2处理,和T3处理差距不大。SPAD值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处理间差距较小,在成熟期差距较大,表现为T4、T5处理的SPAD值在成熟期下降慢。在缓释肥作底肥并侧深施用的前提下,追施穗肥效果好于追施蘖肥;追蘖肥时间晚一点效果好,追穗肥时间早一点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