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金翰, 魏伟, 郝喜英, 等. 不同水氮策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51(13):95-101.
|
[2] |
张成龙. 施氮量、栽培密度及追肥种类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 2023.
|
[3] |
王亚艺, 李松龄, 张荣.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5, 27(10):1802-1806.
|
[4] |
杨洋. 增温和密度处理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20.
|
[5] |
薛占奎, 胡谷琅, 徐晶晶, 等. 种植密度及肥料运筹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6):953-95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616
|
[6] |
金光辉, 高幼华, 刘喜才, 等.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46(7):16-21.
|
[7] |
ZEBARTH J B, ROSEN J C.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nitrogen BMP development for potato[J]. American journal of potato research, 2007, 84(1):3-18.
|
[8] |
韦冬萍, 韦剑锋, 熊建文, 等. 马铃薯氮素营养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22):56-60.
|
[9] |
祁驰恒, 曾钰婷, 许娟妮, 等. 栽培基质与密度对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23, 55(3):69-74.
|
[10] |
侯贤清, 牛有文, 吴文利, 等. 不同降雨年型下种植密度对旱作马铃薯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10):1560-1569.
doi: 10.3724/SP.J.1006.2018.01560
|
[11] |
魏峭嵘, 曹敏建, 石瑛, 等. 氮素水平对马铃薯全生育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 36(1):324-330.
|
[12] |
许国春, 李华伟, 罗文彬, 等. 密度与施氮及其互作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20, 35(4):406-413.
|
[13] |
魏峭嵘, 曹敏建, 石瑛, 等. 施氮水平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生长发育及品质性状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7, 48(2):152-158.
|
[14] |
杨晓璐, 杨航, 王季春, 等. 马铃薯行株距比对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园艺学报, 2018, 45(8):1563-1574.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096
|
[15] |
张永成, 田丰. 马铃薯试验研究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
[16] |
李玉东, 谭德水, 李子双, 等. 长期施用控释氮肥对潮土区麦-玉轮作作物产量影响及土壤氮素供应特征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24, 56(1):119-125.
|
[17] |
张中宁, 张晨霞, 吴莘玲, 等.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7):59-66.
|
[18] |
梁俊梅, 张君, 张胜, 等. 不同生态区丰产型马铃薯品种氮素优化管理分析[J]. 中国蔬菜, 2023(10):81-88.
|
[19] |
卢潇. 马铃薯株型性状特征及与种植密度关系的分析[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17.
|
[20] |
田洵, 魏峭嵘, 梁晓丽, 等. 氮素对马铃薯品种东农31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 34(9):1975-1980.
|
[21] |
LONG M C, SNAPP S S, DOUCHES S D, et al. Tuber yield, storability, and quality of Michigan cultivars in response to nitrogen management and seed piece spacing[J]. American journal of potato research, 2004, 81(5):347-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