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32): 116-122.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372
魏莎莎1(), 李清斌1, 林宏伟1, 范凯锋1, 秦奔奔1, 唐一宁1, 陈磊2
WEI Shasha1(), LI Qingbin1, LIN Hongwei1, FAN Kaifeng1, QIN Benben1, TANG Yining1, CHEN Lei2
摘要:
本研究基于2012—2021年慈溪市大棚草莓花果期(11月—次年4月)降水量、雨日、日照时数等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浙北地区连阴雨寡照发生频次和发生强度,同时,开展了大棚草莓双色地膜(上层为银灰色,下层为黑色)与黑色地膜覆盖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12—2020年慈溪市大棚草莓开花坐果期连阴雨发生概率为17.7%,发生次数呈微下降趋势,线性趋势系数为-0.005,连阴雨强度平均为6.3,发生强度呈增强趋势,线性趋势系数为0.0264。连阴雨发生次数最多为11月,最少为4月。7 d以上的连阴雨出现最多的是11月,其次是1月。在气温较低的冬春季,两种地膜覆盖模式均能有效提升和保持浅层土温至10℃以上,银黑双色膜处理组浅层地温整体低于黑膜覆盖处理组,平均气温低0.4℃;银黑双色膜处理组太阳总辐射整体高于黑膜覆盖组,平均值高9.1 W/m2。在生产早期(12月—次年2月),银黑双色膜处理草莓平均产量3629.4 kg/hm2,黑膜覆盖处理草莓平均产量2951.1 kg/hm2,增产可达20%。银黑双色膜处理对草莓叶片SPAD值、可溶性固形物和果实横径的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生产上,可以采用覆盖银黑双色地膜,来改善大棚内小气候环境,达到草莓增产增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