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湖北农村统计年鉴——2022》编辑委员会. 湖北农村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
|
[2] |
郭建平.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J]. 应用气象学报, 2015, 26(1):1-11.
|
[3] |
庞艳梅, 陈超, 潘学标, 等. 未来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12):1526-1536.
|
[4] |
吴桐. 气候变化对我国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小麦主产区为例[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6.
|
[5] |
邓振镛, 王强, 张强, 等. 中国北方气候暖干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生态学报, 2010, 30(22):6278-6288.
|
[6] |
朱展望, 黄荣华, 佟汉文, 等. 气候变暖对湖北省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47(10):1216-1218.
|
[7] |
郜庆炉, 薛香, 梁云娟, 等. 暖冬气候条件下调整小麦播种期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22(2):46-50.
|
[8] |
刘玉洁, 陈巧敏, 葛全胜, 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1981—2010年中国小麦物候变化时空分异[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 48(7):888-898.
|
[9] |
刘芳亮, 张保军, 张正茂, 等. 播期和密度对普冰151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34(6):1-7.
|
[10] |
许倍铭.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不同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23.
|
[11] |
周晓虎, 贺明荣, 代兴龙, 等. 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3, 45(9):65-69.
|
[12] |
BARRACLOUGH P B, HOWARTH J R, JONES J, et al. Nitrogen efficiency of wheat: Genotypic and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and prospects for improvement[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10, 33(1):1-11.
|
[13] |
FOULKES M J, HAWKESFORD M J, BARRACLOUGH P B, et al. Identifying traits to improve the nitrogen economy of wheat: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rospects[J]. Field crops research, 2009, 114(3):329-342.
|
[14] |
杨春玲, 李晓亮, 冯小涛, 等.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播期及播量对叶龄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09(6):32-34.
|
[15] |
李爱国, 宋晓霞, 吴春西, 等. 播期播量对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9号产量的影响[J]. 作物研究, 2012, 26(6):635-638.
|
[16] |
欧行奇, 郭丹钊, 成立群, 等. 土壤质地和播期对强筋小麦藁城8901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4(3):312-320.
|
[17] |
魏瑞江, 王鑫. 气候适宜度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9, 34(6):584-595.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19.06.0584
|
[18] |
武梦瑾. 东北春玉米气候适宜度评价及应用[D]. 阜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2.
|
[19] |
HOLZKÄMPER A, CALANCA P, FUHRER J. Identifying climatic limitations to grain maize yield potentials using a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pproach[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13, 168(1):149-159.
|
[20] |
邱美娟, 郭春明, 王冬妮, 等. 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吉林省大豆单产动态预报研究[J]. 大豆科学, 2018, 37(3):445-451.
|
[21] |
侯英雨, 王良宇, 毛留喜, 等. 基于气候适宜度的东北地区春玉米发育期模拟模型[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9):2431-2436.
|
[22] |
李昊宇, 王建林, 郑昌玲, 等. 气候适宜度在华北冬小麦发育期预报中的应用[J]. 气象, 2012, 38(12):1554-1559.
|
[23] |
顾嘉熠. 江苏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研究及其应用[D]. 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
|
[24] |
朱新玉, 刘杰, 史本化, 等.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原腹地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变化[J]. 地理研究, 2012, 31(8):1479-1489.
|
[25] |
代立芹, 李春强, 魏瑞江, 等. 河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3):399-406.
|
[26] |
辛文利, 肖志敏. 不同光温反应特性的春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4(1):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