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毛思帅, 李仁崑, 周继华, 王俊英. 种植密度对北方设施叶用甘薯茎尖、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13-18. |
[2] |
靖晶, 李军, 刘凤军, 徐君, 姜红卫, 李青. 建兰花叶病毒(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的脱除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8): 115-120. |
[3] |
贾小霞, 齐恩芳, 刘石, 黄伟, 吕和平, 文国宏, 马胜. MS培养基不同成分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8): 25-30. |
[4] |
王春芳, 刘晶晶, 李伟, 栾素荣, 史慎奎, 刘国庆. 糜子愈伤诱导及再分化最适条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9): 94-99. |
[5] |
武媛丽, 张树珍, 谭贤教, 杨本鹏. 超低温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甘蔗脱毒中的应用前景[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6): 106-111. |
[6] |
唐丽雪, 杜进辉, 史春余, 柳洪鹃, 孟迪, 刘化学, 闫锴, 康新远. 不同浓度NAA/6BA配比对不同品种甘薯茎尖培养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1): 113-117. |
[7] |
王家旺, 杨晓峰, 刘国明, 葛菁萍. 优化预处理及脱毒工艺以制备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0): 28-35. |
[8] |
王仁睿, 李杰. 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的检测技术及脱毒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1): 56-62. |
[9] |
邵冰洁,刘文竹,许建新,高永慧,赵惠恩. 小滨菊组培快繁体系的初步建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 62-67. |
[10] |
林丛发,蒋元斌,郭慧慧,林旭,翁琳琳. 宁糯芋1号茎尖离体培养条件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4): 47-53. |
[11] |
李冲伟,赵庆志,宋福强,穆立蔷. 木耳菌糠酸解液的脱毒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3): 134-140. |
[12] |
梅丽,李仁崑,王立征,韩玉明,徐向东,周继华,王俊英. 脱毒甘薯不同世代的生长特性、产量及品质表现[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35): 36-45. |
[13] |
刘芳,袁有美,陈建荣,朱天彧,邝鼎,唐映红. 迎春花试管培养技术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6): 20-24. |
[14] |
左静静,闫贵云,安晓宁,霍利光,刘少翔. 正交设计优化北苍术组织培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11): 21-24. |
[15] |
何慧怡,樊丽娜,齐永文,劳方业,邓海华,胡 斐. EMS诱变甘蔗茎尖分生组织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6): 5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