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浩, 谢晋, 袁文彬, 王初亮, 陈坤华, 曾繁东, 梁增发, 苏诏, 王维. 不同有机物料对烤烟根系特征及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8): 51-57. |
[2] |
赵双梅, 刘宪斌, 李红梅, 董文彩, 沈健萍, 包金美, 梁芳, 鲁美. 云南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碳分布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8): 88-95. |
[3] |
徐翎清, 李佳佳, 常晓, 张云龙, 刘大丽. 土壤氮矿化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4): 97-101. |
[4] |
胡雪纯, 解文艳, 马晓楠, 周怀平, 杨振兴, 刘志平. 长期秸秆还田对旱地玉米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4): 8-13. |
[5] |
王丽霞, 殷晓敏, 刘永霞, 连子豪, 王必尊, 何应对. 间作韭菜模式下番木瓜根区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1): 66-76. |
[6] |
晁赢, 付钢锋, 阎祥慧, 杭中桥, 杨全刚, 王会, 潘红, 娄燕宏, 诸玉平. 有机肥对作物品质、土壤肥力及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9): 103-107. |
[7] |
张楠, 潘仕球, 乔云发, 朱保国, 苗淑杰. 秸秆还田及添加生物炭对黑土玉米生长季N2O排放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79-85. |
[8] |
范雅琦, 王亚南, 霍瑞轩, 姚涛, 杨珍平, 乔月静, 郭来春. 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与线虫群落的互作研究现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5): 108-113. |
[9] |
洪慈清, 孙语遥, 莫雯婧, 方云, 陈芳容, 桂芳泽, 关雄, 潘晓鸿. 茶叶浸取液制备的纳米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3): 56-63. |
[10] |
且天真, 李福, 厉雅华, 王丽芳, 张婷婷, 张佳倩, 王宏伟, 张德健.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1): 58-69. |
[11] |
杜倩, 李琳, 刘铁男, 梁素钰. 复合菌肥对盐渍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 38-43. |
[12] |
张奇, 刘海涛, 田静, 姚莉, 王宏, 林超文. 耕作方式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系统吸收累积镉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9): 109-113. |
[13] |
马超. 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基本情况及问题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7): 143-147. |
[14] |
魏加弟, 王永芬, 何翔, 杨佩文, 俞艳春, 郑泗军, 徐胜涛. 植物覆盖对蕉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7): 90-97. |
[15] |
仁增草, 武均, 彭敏, 宋雪峰, 王月胜, 蔡立群. 不同施肥处理对芹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6): 86-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