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雷俊, 赵福年, 卢国阳, 姚瑞, 牛海洋, 李文举, 杨蕙宁.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变动的影响因子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2): 55-62. |
[2] |
姚志龙, 韩萍, 王军锋, 王嘉倩. 庆阳苹果树需水规律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3): 27-31. |
[3] |
刘斌, 魏慧, 寇燕燕, 陈年来, 颉建明. 灌溉制度对甜瓜/向日葵间作系统叶片水分状况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 19-25. |
[4] |
孙璐, 冯国军, 刘大军, 杨晓旭, 刘畅, 闫志山. 超干处理延长菜豆种子寿命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4): 64-70. |
[5] |
张琦林, 胡娟, 高英志, 周道玮. 松嫩平原沙丘-草甸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和盐碱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0): 49-58. |
[6] |
陈志明, 李广, 吴建国, 闫丽娟. 灌溉和施氮方式对甘肃陇中黄土高原春小麦产量和土壤含水量与有效氮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8): 8-16. |
[7] |
平翠枝, 红梅, 王文东, 赵巴音那木拉, 美丽, 刘鹏飞, 赵乌英嘎. 不同耕作方式对黑土区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7): 83-89. |
[8] |
范嘉智, 谭诗琪, 王丹, 罗宇, 张建军, 耿欢. 气候条件对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耦合关系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6): 83-92. |
[9] |
卢柏山, 董会, 徐丽, 史亚兴, 赵久然, 樊艳丽, 俞嫒年. 甜玉米不同采收期籽粒品质性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4): 28-33. |
[10] |
马祥, 贾志锋, 赵祎伟.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干旱胁迫下燕麦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 18-25. |
[11] |
郑梅迎, 张继光, 程森, 朱启法, 薛琳, 黄仲江, 董玉兵, 王生才, 肖艳松, 蔡宪杰.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温湿度及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6): 13-21. |
[12] |
乔斌, 陈国茜, 石明明, 赵慧芳, 祝存兄, 曹晓云, 史飞飞.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动态及对降水的响应——以青海省互助县浅山旱地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3): 115-123. |
[13] |
徐国平, 王爱方, 宋金丽, 王爱芬, 李婷, 易黎, 王义波. 黄淮海地区两类主栽玉米杂交种果穗和籽粒含水量及脱水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2): 18-25. |
[14] |
翟浩然, 李西灿, 钟浩, 周钰. 耕层土壤含水量间接光谱估测模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1): 86-91. |
[15] |
靳晓春,夏永伟,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王庆胜. 玉米果穗乳熟期水分运动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6): 1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