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郑之宽. 安徽油菜[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 
																													
																						| [2] | 张曼, 戴蓉, 张顺凯, 等. H2O2浸种对油菜种子低温萌发的缓解效应[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7, 40(6):963-970. | 
																													
																						| [3] | 官春云. 改变冬油菜栽培方式,提高和发展油菜生产[J]. 中国油料作物报, 2006(1):83-85. | 
																													
																						| [4] | 王光宇. 安徽省油菜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方案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26(3):234-237. | 
																													
																						| [5] | 张春雷, 李俊, 余利平, 等. 油菜不同栽培方式的投入产出比较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 32(1):57-64,70. | 
																													
																						| [6] | 王汉中. 以新需求为导向的油菜产业发展战略[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 40(5):613-617. | 
																													
																						| [7] | 王寅, 鲁剑巍. 中国冬油菜栽培方式变迁与相应的养分管理策略[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5):2952-2966. | 
																													
																						| [8] | 徐华丽. 长江流域油菜施肥状况调查及配方施肥效果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2. | 
																													
																						| [9] | 王汉中, 殷艳. 中国油料产业形势分析与发展对策建议[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 36(3):414-421. | 
																													
																						| [10] | 储著保, 孔寿. 滁州市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J]. 农业装备技术, 2020, 46(2):32,34. | 
																													
																						| [11] | 殷艳, 王汉中. 中国油菜产业发展成就、问题与科技对策[J]. 中国农业科技报, 2012, 14(4):1-7. | 
																													
																						| [12] | 周广生, 左青松, 廖庆喜, 等. 中国油菜机械化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52(9):2153-2157. | 
																													
																						| [13] | 符明联, 魏生广, 贺斌, 等. 云南省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6(2):199-204. | 
																													
																						| [14] | 戎聪敏. 不同条件下药剂浸种对油菜发芽率及幼苗长势的影响[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3. | 
																													
																						| [15] | 张利艳. 种子处理对油菜种子萌发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3. | 
																													
																						| [16] | 冯梁杰.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油菜萌发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5. | 
																													
																						| [17] | 刘仕翔. 外源褪黑素对水稻镉毒害的缓解作用[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17. | 
																													
																						| [18] | 汪惠芳, 刘慧琴, 李朝森. 烯效唑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J]. 长江蔬菜, 2002(1):37. | 
																													
																						| [19] | 汪惠芳. 烯效唑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00(S1):51-52. | 
																													
																						| [20] | 汪惠芳. 烯效唑培育大豆壮苗提高移栽成活率效果研究[J]. 大豆通报, 1998(05):17. | 
																													
																						| [21] | 张建, 范光发, 娄辉. 磷酸二氢钾、赤霉素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J]. 园艺与种苗, 2020, 40(5):51-53. | 
																													
																						| [22] | 于晓东. 磷酸二氢钾对提高花生萌发期耐低温胁迫能力的研究[J]. 种子, 2019, 38(4):85-86,91. | 
																													
																						| [23] | 常连生, 戴良香, 李娜. 钼酸铵浸种对不同氮源下鲜食油菜产量、品质及对氮磷钾吸收的影响[J].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3):11-15,25. | 
																													
																						| [24] | 常连生, 戴良香, 张华. 钼肥浸种对鲜食油菜生长、Vc含量及全氮含量的影响[J].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4):16-20. | 
																													
																						| [25] | 刘鹏, 杨玉爱. 油菜在低硼胁迫下的生理反应研究进展[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9(1):75-79. | 
																													
																						| [26] | 王德建, 常志州, 王灿, 等. 稻麦秸秆全量还田的产量与环境效应及其调控[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23(9):1073-1082. | 
																													
																						| [27] | 袁嫚嫚, 邬刚, 胡润, 等. 稻油轮作下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作物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2):3597-3604. | 
																													
																						| [28] | 常连生, 戴良香, 张华. 钼肥浸种对鲜食油菜生长、Vc含量及全氮含量的影响[J].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4):16-20. | 
																													
																						| [29] | 李辉信, 胡锋, 沈其荣. 接种蚯蚓对秸秆还田土壤碳、氮动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12):1637-1641. | 
																													
																						| [30] | 冀保毅. 深耕与秸秆还田的土壤改良效果及其作物增产效应研究[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13. | 
																													
																						| [31] | 马超, 周静, 刘满强, 等. 秸秆促腐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3, 50(05):915-921. | 
																													
																						| [32] | 安俊朋, 李从锋, 齐华. 秸秆条带还田对东北春玉米产量、土壤水氮及根系分布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5):774-782. | 
																													
																						| [33] | 王晓琳, 张卓亚, 伏进.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播种量结合除草剂对杂草和小麦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33(2):307-313. | 
																													
																						| [34] | 陆子梅, 顾自豪, 高国训, 等. 赤霉素和营养物质对油菜种子萌发及秧苗生育的协同作用[J]. 天津农业科学, 2002(2):15-17. | 
																													
																						| [35] | 张海军. 褪黑素处理对氯化钠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