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少坤, 贾春兰, 唐世伟, 等. 晚收对不同熟期夏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J]. 山东农业科学, 2016, 48(9):36-39. | 
																													
																						| [2] | 何中虎, 庄巧生, 程顺和, 等. 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J]. 农学学报, 2018, 8(1):99-106. | 
																													
																						| [3] | 吴金芝, 黄明, 王志敏, 等. 极端晚播对小麦籽粒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185-192.  doi: 10.13287/j.1001-9332.201801.026
 | 
																													
																						| [4] | 周冉. 冬前积温对两类小麦幼穗分化、群体发育和光合性能的影响[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07. | 
																													
																						| [5] | 白露, 李乐, 连延浩, 等. 播期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生育期、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0):3135-3146. | 
																													
																						| [6] | 易媛, 马红勃, 王静, 等. 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7):13-21. | 
																													
																						| [7] | 王夏, 胡新, 孙忠富, 等.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21):170-176. | 
																													
																						| [8] | 董昀, 刘成, 王映红, 等. 暖冬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J]. 作物杂志, 2008(4):95-96. | 
																													
																						| [9] | 张敏, 王岩岩, 蔡瑞国, 等. 播期推迟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籽粒品质的调控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 2013, 33(2):325-330. | 
																													
																						| [10] | 安霞, 张海军, 蒋方山, 等. 播期播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群体及子粒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5):132-136. | 
																													
																						| [11] | 阴卫军, 刘霞, 倪大鹏, 等. 播期对优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05(5):17-18. | 
																													
																						| [12] | 张永强, 杜孝敬, 陈传信, 等. 播期对南疆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43(12):1599-1606. | 
																													
																						| [13] | 孟祥海, 乔文臣, 赵明辉, 等. 播期与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新品种衡麦2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 2020, 24(5):24-28. | 
																													
																						| [14] | 孙立臣. 推迟播期对不同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 [15] | 吕丽华, 梁双波, 张丽华, 等.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对冬前积温变化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16, 42(1):149-156. | 
																													
																						| [16] | 田纪春, 邓志英, 胡瑞波, 等. 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产量的通径分析[J]. 作物学报, 2006, 32(11):1699-1705. | 
																													
																						| [17] | 付帮波, 杨晓怡, 李哲, 等. 播期对不同穗部特征小麦品种(系)生育期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36(8):1076-1083. | 
																													
																						| [18] | 敬樊, 李勇刚. 15个小麦新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 2021, 67(5):9-13. | 
																													
																						| [19] | 王鑫悦, 尚丽, 林祥, 等. 播种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植株表型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42(9):1099-1108. | 
																													
																						| [20] | 杜家菊, 陈志伟. 使用SPSS线性回归实现通径分析的方法[J]. 生物学通报, 2010, 45(2):4-6. | 
																													
																						| [21] | 李燕强, 张娟娟, 熊淑萍, 等. 不同冬小麦品种株高的高光谱估算模型[J].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32(3):523-529. | 
																													
																						| [22] | 杨佳. 播期播量对晚播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D]. 晋中: 山西农业大学, 2019. | 
																													
																						| [23] | 周晓虎. 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3. | 
																													
																						| [24] | 赵凯, 黄玲, 冯维营, 等. 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2):1-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083
 | 
																													
																						| [25] | 王潭刚, 孙婷, 王冀川, 等. 播期和密度对滴灌冬小麦群体结构与抗倒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2):193-202.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21.02.02
 | 
																													
																						| [26] | 李轲, 张利华, 吴世明, 等. 不同播期对江苏徐州地区冬小麦土壤水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15):125-131. | 
																													
																						| [27] | 朱元刚, 董树亭, 贾春兰, 等. 播期对冬小麦品种登海5197群体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09, 51(11):16-20. | 
																													
																						| [28] | 刘兆晔, 孙妮娜, 辛庆国, 等. 2种穗型小麦品种若干性状差异的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2):25-2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4100044
 | 
																													
																						| [29] | 孙淑欣. 播期和密度对不同穗型小麦幼穗分化调控机理的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9. | 
																													
																						| [30] | 温红霞, 马飞, 冯伟森, 等. 播期对不同专用型冬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0(5):144-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