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Vol. 41 ›› Issue (9): 125-131.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644
宋凯1,2(), 高宇1,2,3(
), 左雨田4, 刘杨1,2
收稿日期:
2024-10-13
修回日期:
2025-02-19
出版日期:
2025-03-25
发布日期:
2025-03-25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宋凯,男,1998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寒区农田土壤改良。通信地址:15000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西街道学府路74号,Tel:0451-86604011,E-mail:1290371261@qq.com。
基金资助:
SONG Kai1,2(), GAO Yu1,2,3(
), ZUO Yutian4, LIU Yang1,2
Received:
2024-10-13
Revised:
2025-02-19
Published:
2025-03-25
Online:
2025-03-25
摘要:
生物炭是一种富含碳的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性质,适用于对土壤质地进行改良。生物炭性质、土壤条件、试验条件等诸多因素均会对生物炭改良土壤产生影响。为了探究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本研究综合了2013年至2024年的文献并从中筛选了84篇文献中的207组数据,对此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表明:当生物炭pH<9、土壤类型为砂土、初始有机碳含量为低时,施用生物炭后对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的增幅较高,且土壤为砂土时对土壤TOC的增幅达到最大,为53.43%。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TOC含量的增幅也随之变大。本研究通过生物炭性质、土壤条件、试验条件等因素,来阐述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此来展示生物炭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巨大的潜力。
宋凯, 高宇, 左雨田, 刘杨. 生物炭改良模式下农田土壤总有机碳的Meta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9): 125-131.
SONG Kai, GAO Yu, ZUO Yutian, LIU Yang. Meta-analysis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Under Biochar Amendment Model[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5, 41(9): 125-131.
生物炭性质 | 土壤性质 | 生物炭施用条件 | |||||||
---|---|---|---|---|---|---|---|---|---|
pH | 制备来源 | pH | 土壤质地 | 土壤初始有机碳/ (g/kg) | 土壤初始全氮含量/ (g/kg) | 生物炭施用量/ (t/hm2) | 生物炭施用时间 | ||
<9 | 谷类秸秆 | <7 | 黏土 | 低(<10) | 低(<1) | 低(0~10) | <1 a | ||
9~10 | 谷物残渣 | 7~8 | 壤土 | 中(10~20) | 中(1~2) | 中(10~20) | 1~2 a | ||
>10 | 木材 | >8 | 砂土 | 高(>20) | 高(>2) | 高(20~30) | >2 a | ||
极高(≥30) |
生物炭性质 | 土壤性质 | 生物炭施用条件 | |||||||
---|---|---|---|---|---|---|---|---|---|
pH | 制备来源 | pH | 土壤质地 | 土壤初始有机碳/ (g/kg) | 土壤初始全氮含量/ (g/kg) | 生物炭施用量/ (t/hm2) | 生物炭施用时间 | ||
<9 | 谷类秸秆 | <7 | 黏土 | 低(<10) | 低(<1) | 低(0~10) | <1 a | ||
9~10 | 谷物残渣 | 7~8 | 壤土 | 中(10~20) | 中(1~2) | 中(10~20) | 1~2 a | ||
>10 | 木材 | >8 | 砂土 | 高(>20) | 高(>2) | 高(20~30) | >2 a | ||
极高(≥30) |
[1] |
刘婷慧, 范围, 闫金垚, 等. 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24, 32(6):104-110.
|
[2] |
|
[3] |
|
[4] |
|
[5] |
|
[6] |
薛里, 张忠学, 齐智娟, 等. 节水灌溉下生物炭与有机肥添加对黑土区稻田净碳排放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 2024, 55(9):382-441.
|
[7] |
陈立天, 刘玉学, 何莉莉, 等.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南方稻田土壤的固碳减排效应[J]. 土壤通报, 2024, 55(3):686-694.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马新雨, 刘子剑, 孙树臣, 等. 4年单季生物炭与秸秆还田对潮土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25, 44(1):74-81.
|
[17] |
陈子毓, 刘震雨, 郭玉梅, 等. 厨余垃圾生物炭对土壤镉、砷的固定效果及有机碳库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4(5):1096-1104.
|
[18] |
|
[19] |
向宇, 李玉强, 郑成卓, 等. 生物炭在沙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沙漠, 2024, 44(4):315-326.
doi: 10.7522/j.issn.1000-694X.2024.00104 |
[20] |
刘昊贶, 徐聪, 孙丽, 等. 生物炭和聚丙烯酰胺施用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及生态经济效益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51(12):215-222.
|
[21] |
刘东明, 郭宇轩, 魏圆慧, 等. 改性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及化学结构的影响[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5, 42(1):187-196.
|
[22] |
孟艳, 沈亚文, 孟维伟, 等. 生物炭施用对农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影响的整合分析[J]. 环境科学, 2023, 44(12):6847-6856.
|
[23] |
陈新邦, 唐光木, 张云舒, 等. 不同类型外源碳添加对灰漠土土壤碳储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24, 37(3):330-335.
|
[24] |
|
[25] |
|
[26] |
丁婉莹, 陈宇超, 蒋敏敏, 等. pH对氢基质膜生物膜去除氧化性污染物的影响及控制[J]. 中国给水排水, 2023, 39(24):40-45.
|
[27] |
doi: 10.1073/pnas.0507535103 pmid: 16407148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张楠海, 叶旭, 刘高祥, 等. 施用生物炭对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基于Meta分析[J]. 土壤通报, 2024, 55(2):532-542.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
[1] | 汪峰, 朱诗君, 应虹, 柴伟纲, 戴瑶璐, 袁晴, 金树权. 有机改良剂配合适度深耕对丘陵复垦稻田生产力提升效果[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9): 91-98. |
[2] | 汤营营, 唐贤, 赵建荣. 基于Meta分析的长期施肥对中国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9): 117-126. |
[3] | 余垚颖, 张蕾, 刘勇, 黄小琴, 何佶弦, 王栋, 张启莉, 顾会战. 酸性物质对微碱性土壤pH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4): 10-18. |
[4] | 张楠, 潘雪, 刘杰, 于洪久, 张博, 杜海伦, 刘沣漫, 郝帅. 白浆土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增施菌渣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 49-55. |
[5] | 李健鹏, 张丛志, 潘慧, 马学伟, 赵占辉. 天然腐殖质材料型土壤改良剂在新垦耕地改良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 63-68. |
[6] | 何德飞, 陈伟盛, 梁杰聪, 黄栩荣, 路丛顼, 刘忠珍, 黄玉芬. 烟秆生物炭钝化土壤镉的作用与效果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 83-90. |
[7] | 靖吉越, 王梓, 郭新送, 崔秀敏, 曹庆, 王光辉, 朱福军, 王杉杉, 窦燕, 杨春玉. 阿氏菌与CaO2配施对设施土壤Si、K含量及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1): 105-111. |
[8] | 陈国安, 宋肖琴, 刘文彬, 柳丹, 叶正钱.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水稻吸收和积累镉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89-96. |
[9] | 公霞, 陈猛猛, 王兆杰, 丁效东. 生物炭及改性生物炭对滨海盐渍化稻田土壤磷素淋失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8): 57-62. |
[10] | 叶扬, 向贵琴, 郭晓雯, 闵伟, 郭慧娟. 生物炭对咸水滴灌棉田土壤细菌群落的调控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91-100. |
[11] | 乔月, 胡诚, 万建华, 徐化林, 刘茂军, 郭卫红, 戴黎, 张春华, 邓超然.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9-15. |
[12] | 李廷宇, 申毅, 童俊飞, 路顺凤, 李琴, 郭颂, 杨卫君. 施用生物炭并减少灌水量对麦田土壤团聚结构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110-116. |
[13] | 华旸, 周柳柳, 陈圆圆, 李明婉, 赖勇, 丁申, 杨超臣, 张党权. 生物炭吸附废液染料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69-76. |
[14] | 武美华, 律凤霞, 王德汉, 张胜男, 孙广辉, 付弘婷, 李苹, 黄建凤, 逄玉万. 不同添加剂对好氧堆肥中氮素转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77-86. |
[15] | 徐建明, 王艳红, 刘忠珍, 郑小东.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95-101.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