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Vol. 41 ›› Issue (23): 133-138.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5-0184
• 食品·营养·检测·安全 • 上一篇
收稿日期:
2025-03-11
修回日期:
2025-06-16
出版日期:
2025-08-19
发布日期:
2025-08-19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杜金钰,女,2001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方向: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通信地址: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Tel:0451-86609016,E-mail:DuJinyu1114@163.com。
基金资助:
DU Jinyu(), WU Zhenchao, GE Jingping(
)
Received:
2025-03-11
Revised:
2025-06-16
Published:
2025-08-19
Online:
2025-08-19
摘要:
乳酸菌作为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对保障安全、提升品质和促进健康意义重大。为了阐明乳酸菌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作用机制并探索提升其应用效能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系统归纳了乳酸菌缓解微生物污染、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了通过优化培养基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生长因子的选择与组合)来提高其生长效率与发酵产物质量的可行性。同时分析了当前平衡生产成本与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营养及风味需求所面临的挑战。未来研究将聚焦于开发经济高效的复合培养基体系,强化其在增强乳酸菌食品安全功能方面的作用。本研究可为食品应用型乳酸菌培养基原料的选用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杜金钰, 吴振超, 葛菁萍. 乳酸菌在保障食品安全及培养基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3): 133-138.
DU Jinyu, WU Zhenchao, GE Jingping. Research Advances in Lactic Acid Bacteria for Ensuring Food Safety and Its Medium Optimizatio[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5, 41(23): 133-138.
[1] |
|
[2] |
|
[3] |
|
[4] |
侯金丽. 乳酸菌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工业微生物, 2023, 53(1):1-3.
|
[5] |
谢耀慧, 李昕蓉, 魏小成, 等. 乳酸菌生物利用的研究进展[J]. 华西药学杂志, 2024, 39(5):599-603.
|
[6] |
乌日罕. 食品中乳酸菌种类及其应用前景探究[J]. 中国食品, 2024(20):147-149.
|
[7] |
|
[8] |
|
[9] |
任磊, 杨玲, 何方, 等. 乳酸菌功能研究进展及限制发展因素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21(28):135-136.
|
[10] |
耿瑶, 曹颖, 崔烓堃, 等. 食品中乳酸菌的种类及应用前景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 2023, 44(3):234-238.
|
[11] |
杨文晓. 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的运用研究[J]. 工业微生物, 2023, 53(1):61-63.
|
[12] |
李海新, 寇秀颖, 谢新强, 等. 高抗菌活性乳酸菌拮抗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报, 2022, 62(10):3732-3740.
|
[13] |
吴惠芬, 毛胜勇, 姚文, 等. 猪源乳酸菌产乳酸及其抑菌特性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2005, 32(1):79-84.
|
[14] |
吴敬, 贺银凤, 丛淑玲, 等. 酸马奶酒中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菌特性的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4(6):35-37.
|
[15] |
王庆宇, 李啸, 宋宜兵, 等. 抑制馒头中腐败霉菌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应用[J]. 中国酿造, 2021, 40(10):139-143.
doi: 10.11882/j.issn.0254-5071.2021.10.023 |
[16] |
吕懿超, 李香澳, 王凯博, 等. 乳酸菌作为生物保护菌的抑菌机理及其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1, 42(19):281-290.
|
[17] |
王璐, 蒋沙沙, 李德海, 等. 乳酸菌对果蔬产品的抑菌机理及应用[J]. 中国食品学报, 2024, 24(2):432-441.
|
[18] |
|
[19] |
|
[20] |
|
[21] |
李钰嘉, 郭云浩, 王宇轩, 等. 乳酸菌抑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 2024(11):96-98.
|
[22] |
王富. 乳酸菌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探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22(10):145-147.
|
[23] |
李院, 魏新元, 王静, 等. 抑制青霉菌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物质分析[J]. 食品科学, 2015, 36(21):150-155.
|
[24] |
王庆宇. 高抑菌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在馒头防腐应用中的研究[D]. 宜昌: 三峡大学, 2022.
|
[25] |
doi: 10.1016/j.fm.2013.06.003 pmid: 24230476 |
[26] |
|
[27] |
|
[28] |
doi: 10.1111/j.1365-2672.2012.05279.x pmid: 22394257 |
[29] |
|
[30] |
|
[31] |
|
[32] |
doi: 10.1007/s12011-023-03693-1 pmid: 37165259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doi: 10.1007/s12602-024-10298-0 pmid: 38819541 |
[38] |
|
[39] |
|
[40] |
赵晓慧, 陈云, 母智深, 等. 食品应用型乳酸菌培养基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品工业, 2015, 43(11):32-35.
|
[41] |
郭瑞, 李怡阳, 李亚楠, 等. 发酵肉用乳酸菌培养基中碳源的优化[J]. 肉类工业, 2022(10):39-42.
|
[42] |
|
[43] |
郭瑞, 李亚楠, 李怡阳, 等. 不同食品级氮源对发酵肉用乳酸菌生长的影响[J]. 肉类工业, 2022(7):22-27.
|
[44] |
王海宽, 陈冲, 王应东, 等. 以食品级原料进行植物乳杆菌发酵及其抗真菌活性的研究[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4, 29(2):1-5.
|
[45] |
张倩颖. 嗜酸乳杆菌NX2-6发酵食品级培养基及其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4.
|
[46] |
|
[47] |
郭建, 樊君, 罗雯, 等. 一种食用级乳酸菌培养基及其应用:中国,CN202010196239.6[P].2020-07-31.
|
[48] |
欧阳佳, 王钰, 吴广, 等. 乳酸菌促生长因子的研究[J]. 激光生物学报, 2021, 30(2):110-116.
|
[49] |
杜磊, 袁超, 董亚敏. 乳酸菌培养基的优化设计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7):165-168.
|
[50] |
|
[51] |
衡洋洋, 周志磊, 陈超, 等. 黑果枸杞乳酸菌发酵饮料生产工艺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5):114-12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34136 |
[52] |
孔洁, 张涵, 李亭玉, 等. 矿物质复合微量元素对乳酸菌生长及生物学特征的影响[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8, 40(2):76-81.
|
[1] | 潘冬梅, 刘振学, 杨传伦, 王红霞, 苏士岗, 刘结磊, 马娜娜, 部丽群, 王建平, 张雪飞, 韩滨鹏, 成鲁南. 红曲霉生产红曲色素液体培养基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0): 67-73. |
[2] | 董猛, 宋大鹏, 王鲲鹏, 丁仕波, 王莹莹, 李海鹏, 杨峰山, 付海燕. L-茶氨酸合成途径及应用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41(2): 140-148. |
[3] | 袁海伟, 姜兴华, 唐守寅, 胡露, 罗绪锋, 曾鹏, 辜娇峰, 周航. 基施土壤调理剂对土壤Cd钝化和水稻Cd吸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6): 102-109. |
[4] | 潘冬梅, 杨传伦, 张心青, 郭南南, 张萧萧, 高保军, 王秀芝, 司更花, 和富明, 傅英旬, 田杰伟, 刘光彬, 赵辉.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鲁氏酵母培养基[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5): 124-131. |
[5] | 潘冬梅, 张心青, 杨传伦, 田杰伟, 王红霞, 杨丹丹, 郭南南, 于帅帅, 韩立霞, 马春峰, 部丽群, 蔡倩倩, 郭中瑞. 一株高产纳豆激酶菌株的ARTP诱变育种及培养基的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9): 115-122. |
[6] | 杨志超, 颜挺威, 邱薇, 孙养存, 李娜, 宋刚, 葛菁萍. 共培养条件下群体感应系统对乳酸菌产细菌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5): 139-146. |
[7] | 吕星辰, 孟军. 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溯源:优势与挑战[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9): 157-164. |
[8] | 李双梅, 黄新芳, 彭静, 朱红莲, 刘玉平, 李明华, 钟兰, 季群, 匡晶, 柯卫东. 豆瓣菜种质资源主要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测定与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6): 56-61. |
[9] | 张慧敏, 鲍广灵, 周晓天, 高琳琳, 胡宏祥, 马友华. 严格管控类耕地特定农作物重金属安全性评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 52-58. |
[10] | 朱海云, 马瑜, 柯杨, 李勃. 抗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蜡样芽孢杆菌MA23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7): 112-118. |
[11] | 田耿智. 基地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暴露风险和预警风险评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7): 112-116. |
[12] | 黄蒙蒙, 何剑波, 石会玲, 凌宏志, 葛菁萍. Chlorella vulgar HDA04生长条件的初步确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2): 79-85. |
[13] | 汪汇涓, 周爱莲, 梁晓贺, 谢能付, 李小雨, 吴赛赛. 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溯源领域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6): 158-164. |
[14] | 张鑫, 王瑶, 姜静, 赵丹. 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HDS-01产甘露聚糖酶条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9): 78-86. |
[15] | 卜华虎,任志强,肖建红,王晓清,杨慧珍. 玉米抗虫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0): 145-14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