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康洪灿, 李国生, 王锦艳, 等. 播种期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化和自交结实率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5, 31(1):100-10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5.01.015
|
[2] |
朱金良, 祝增荣, 周瀛, 等. 水稻播种期对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10):3052-3059.
|
[3] |
严小微, 岑新杰, 唐清杰, 等. 海南省西北部临高及周边地区早造杂交水稻制种适宜播种期研究[J]. 杂交水稻, 2016, 31(5):25-27.
|
[4] |
彭波, 宋晓华, 段斌, 等. 不同播种期对日本“黄金晴”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31(9):1772-1778.
|
[5] |
常新刚, 黄国勤, 章秀福, 等. 江西绿肥-双季稻超高产种植模式与调控技术研究——Ⅰ.不同移栽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5):161-164.
|
[6] |
周红海, 鲁立明, 应小军. 相同秧龄条件下机插早稻促早栽培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 2013(3):44.
|
[7] |
赖联赛, 吴春赞. 播种期对机插早稻嘉育253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3(6):647-648.
|
[8] |
何贤超, 柯桢. 早稻机插与直播对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4):2-3.
|
[9] |
熊运福, 喻斌, 熊水平, 等. 直播早稻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0):49-50.
|
[10] |
梁文军. 淮南市水稻直播、机插对比试验报告[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7):108-109.
|
[11] |
胡萍, 冯敏玉, 吴风雨, 等. 直播早稻适宜播种温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5):70-7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194
|
[12] |
简根梅, 汤昌本, 林迢. 浙江早稻孕穗期低温危害规律研究[J]. 科技通报, 2000,11:433-437.
|
[13] |
李健陵, 霍治国, 吴丽姬, 等. 孕穗期低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J]. 中国水稻科学, 2014, 28(3):277-288.
|
[14] |
汤昌本, 林迢, 简根梅, 等. 浙江早稻高温危害研究[J]. 浙江气象科技, 2000, 2(5):14-18.
|
[15] |
陈林龙. 不同移栽期对早稻机插秧秧苗素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农技服务, 2012, 29(1):8.
|
[16] |
李卫萍. 直播早稻主要灾害性天气影响及管理建议[J]. 农业装备与开发, 2015(9):114.
|
[17] |
郭颖林, 成海燕. 机插早稻及产量分析[J]. 农机科技推广, 2007(2):44.
|
[18] |
刘开顺. 解决机插秧苗返青期长的技术措施[J]. 农机科技推广, 2011(3):53.
|
[19] |
周熙瑞. 长江流域水稻低温冷害的发生与防治[J]. 农业灾害研究, 2019, 9(4):85-87.
|
[20] |
彭春凤, 韩高明, 吴少华, 等. 赣北双季稻区早稻直播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1):262-263.
|
[21] |
高春庭, 任庆凤. 早稻直播绿色高效栽培技术[J]. 基层农技推广, 2018(11):67-68.
|
[22] |
孙秀红, 胡波. 影响水稻分蘖发生的主要栽培措施和环境因素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7):6-8.
|
[23] |
宋忠华, 张艳贵, 黄晚华, 等. 超级杂交早稻分蘖期低温胁迫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6):22-2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14-1721
|
[24] |
陆魁东, 李涵茂, 黄晚华, 等. 双季超级早稻分蘖期温度适宜性指标[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2):406-412.
|
[25] |
曾研华, 张玉屏, 向镜, 等. 籼型常规早稻穗分化期低温对颖花形成和籽粒充实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7):2007-2014.
|
[26] |
谢佰承, 罗伯良, 殷剑敏. 我国南方水稻孕穗期适宜温度和全生育期≥10℃积温指标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32):14014-14015,14219.
|
[27] |
韩进云, 黄伟, 吴璋琪, 等. 从水稻抽穗开花期受不良气候影响谈粮食生产安全问题[J]. 四川农业科技, 2006(11):15-17.
|
[28] |
陈源高, 黄吓丽. 2020年福清气候对早稻抽穗灌浆的影响分析[J]. 农业灾害研究, 2022, 12(7):40-42.
|
[29] |
廖庆平, 廖会花, 钟雪春, 等. 会昌县优质早稻种植的气象条件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13):334-335,339.
|
[30] |
盛婧, 陶红娟, 陈留根.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温度对水稻结实与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21(4):396-402.
|
[31] |
饶刚顺, 肖立中, 甘海梅, 等. 气候变暖情况下广东水稻最适播种期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5):300-305.
|
[32] |
张国彬. 水稻不同播种期试验[J]. 南方农业, 2019, 13(3):24-25.
|
[33] |
潘永地, 赵佩欧. 气候变暖对早稻播种期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13):88-9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6100086
|
[34] |
朱德峰, 张玉屏. “倒春寒”造成浙江早稻大面积烂种死苗成因分析及防控和启示[J]. 中国稻米, 2020, 26(3):10-1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0.03.003
|
[35] |
贾先勇, 彭春娥, 华文杰, 等. 2020年水稻生产对气象灾害预防的启示[J]. 农业科技通讯, 2021(4):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