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IPCC. Climate change 2013: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 UK and New York, US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1535.
|
[2] |
李庆祥, 董文杰, 李伟, 等. 近百年中国气温变化中的不确定性估计[J]. 科学通报, 2010, 55(16):1544-1554.
|
[3] |
陈隆勋, 邵永宁, 张清芬. 近40年我国气候变化初步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 1991, 2(2):164-173.
|
[4] |
王宗太. 天山中段及祁连山东段小冰期以来冰川及环境[J]. 地理学报, 1991, 46(2):160-168.
doi: 10.11821/xb199102004
|
[5] |
袁玉江, 韩淑. 北疆500年干湿变化特征[J]. 冰川冻土, 1991, 13(4):316-322.
|
[6] |
施雅风. 山地冰川和湖泊萎缩指示的亚洲中部气候干暖化趋势极未来展望[J]. 地理学报, 1991, 45(1):1-12.
|
[7] |
施雅风, 沈永平, 胡汝骥.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J]. 冰川冻土, 2002, 24(3):219-226.
|
[8] |
姚俊强, 杨青, 陈亚宁, 等. 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5):1283-1291.
|
[9] |
杨金虎, 张强, 杨博成, 等. 黄河上游暖湿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对生态植被的影响[J]. 高原气象, 2023, 42(4):1018-1030.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22.00087
|
[10] |
郝帅, 宋艳玲, 孙爽, 等.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青稞生产影响的研究综述[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5):398-409.
|
[11] |
穆青云, 李俊, 何亮, 等. 青藏高原冬小麦生产潜力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 35(7):92-99.
|
[12] |
肖国举, 张强, 王静.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8):1877-1885.
|
[13] |
刘强, 李广, 闫丽娟, 等. 气候变化对甘肃农牧交错带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42(4):482-494.
|
[14] |
李双双, 杨赛霓, 刘宪锋. 西南地区水稻水分亏缺率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 2016, 36(18):5798-5808.
|
[15] |
黄志刚, 王小立, 肖烨, 等. 气候变化对松嫩平原水稻灌溉需水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1):260-268.
|
[16] |
付焱焱, 李云峰, 韩冬, 等. 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玉米生长季水分盈亏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99-10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315
|
[17] |
胡玮, 严昌荣, 李迎春, 等. 气候变化对华北冬小麦生育期和灌溉需水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4, 35(9):2367-2377.
|
[18] |
王石立, 娄秀荣. 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冬小麦水分亏缺状况及生长的影响[J]. 应用气象学报, 1996, 7(3):308-315.
|
[19] |
张调风, 汪青春, 胡爱军, 等. 青海省东部春小麦降水盈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9):2498-2505.
|
[20] |
李红梅, 周秉荣, 申红艳, 等. 青海高原干旱时空分异特征及发生风险研究[J]. 山地学报, 2019, 37(2):230-239.
|
[21] |
ALLEN R G, PEREIRA L S, RAES D, et al.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guidelines for computing crop water requirements. 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 56[M]. Rom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98:37-58.
|
[22] |
李韧, 赵林, 丁永建, 等. 近40年来青藏高原地区总辐射变化特征分析[J]. 冰川冻土, 2012, 34(6):1319-1327.
|
[23] |
杨柯, 王鹏云, 王辉, 等. 云南小麦需水量及其降水亏缺率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1):96-103.
|
[24] |
邵晓梅, 严昌荣. 黄河流域主要农作物的降水盈亏格局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28(1):40-44.
|
[25] |
黄嘉佑, 李庆祥. 气象数据统计分析方法[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5:54-55.
|
[26] |
李俊晓, 李朝奎, 殷智慧. 基于ArcGIS的克里金插值方法及其应用[J]. 测绘通报, 2013(9):87-97.
|
[27] |
袁志发, 周静芋, 郭满才, 等. 决策系数-通径分析中的决策指标[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9(5):131-133.
|
[28] |
任国玉, 初子莹, 周雅清, 等.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4):701-716.
|
[29] |
杜家菊, 陈志伟. 使用SPSS线性回归实现通径分析的方法[J]. 生物学通报, 2010, 45(2):4-6.
|
[30] |
王澄海, 张晟宁, 张飞民, 等. 论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降水增加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36(9):980-989.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21.0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