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符慧娟, 李星月, 杨武云, 李其勇, 魏会廷, 易军, 张鸿. 不同种子包衣剂对小麦产量及根际土壤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 31-35. |
[2] |
张艳蕾, 宋维虎, 林春燕, 刘长仲. 阿维菌素和阿维·吡虫啉对马铃薯桃蚜的亚致死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0): 108-112. |
[3] |
于慧龄, 叶乐夫, 王雪, 徐臻, 冯新雨, 马田园, 付雪. 木醋液对桃蚜生长繁殖的急慢性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8): 147-152. |
[4] |
纪祥龙,刘长庆,胡玲玲,刘勇. 桃蚜与萝卜蚜交互为害对寄主氮营养及蚜虫种间竞争的调节[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4): 97-101. |
[5] |
付 雪,叶乐夫,魏湜,赵奎军. 拥挤度和杀虫剂对蚜虫翅型分化和生长繁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36): 143-149. |
[6] |
王小强,曹馨月,刘虹玲,伍兴隆,蒲德强. 桃蚜在辣椒上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27): 158-164. |
[7] |
王友超,王娅丽,张一桐,杨泽众,刘春光,付海燕,杨峰山. 外源MeJA诱导玉米抗性对亚洲玉米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35): 98-104. |
[8] |
胡桂萍,石旭平,黎小萍,杨广,曹红妹,施龙清,张建华,欧阳雪灵,杨帆. 不动杆菌BCL-1固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对茶鲜叶吡虫啉的降解[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0): 151-157. |
[9] |
刘兴龙,邵天玉,王克勤. 基于2种中间寄主的稻螟赤眼蜂生命表编制与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3): 150-154. |
[10] |
信善林,孔雪华,苏继祥,刘燕峰. 美国白蛾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6): 55-59. |
[11] |
张秀霞,夏小菊,王志芬,张安盛. 常用生物杀虫剂对3 种中草药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3): 114-117. |
[12] |
丁佩,马海芹,戴德江,王华弟. 70%吡虫啉WDG防治杭白菊蚜虫应用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7): 95-99. |
[13] |
卢小妹,唐进年,陈 英,纪永福,安富博,张莹花. 石羊河中下游沙蒿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 53-57. |
[14] |
王景顺,王相宏,武三安. 栎空腔瘿蜂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8): 29-33. |
[15] |
郑雨维 陈新华. 香菜对桃蚜寄主植物选择行为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5): 317-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