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慧, 周晓月, 谭诚, 张永春, 汪吉东, 马洪波. 紫云英还田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80-85. |
[2] |
侯建林, 李思军, 何铭钰, 肖汉乾, 向铁军, 黄杰, 李武进, 肖艳松, 江智敏, 徐均华, 邓小华. 不同施肥模式对稻茬烤烟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及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3): 39-43. |
[3] |
张霞, 许秀梅. 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0): 135-140. |
[4] |
蒋阳阳, 李海洋, 李正荣, 崔凯, 吴明林, 周蓓蓓, 王林, 吴多生. 安徽省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典型模式分析与发展建议[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6): 139-143. |
[5] |
刘子凡, 苏必孟, 黄洁, 魏云霞, 肖子丽. 木薯花生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地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5): 102-107. |
[6] |
重阳, 赵建凯, 马修才. 牧草观测自动化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2): 126-133. |
[7] |
何楠, 路绪强, 赵胜杰, 朱红菊, 张慧, 刘文革. 10个无籽西瓜品种全国异地试验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7): 69-74. |
[8] |
王丽, 路运才. 玉米miR395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靶基因预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4): 30-37. |
[9] |
宋立民, 姜巨峰, 王宇, 徐晓丽, 丁子元, 郝俊, 徐林通. 不同养殖模式下2个群体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4): 118-123. |
[10] |
汤俊超, 吴宜文, 张姚, 曹庆穗, 吴照学, 夏礼如, 鲍恩财. 浅谈“光伏+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1): 144-152. |
[11] |
李陈, 郭龙, 马中文, 武升, 吴支行, 马友华. 芜湖市化肥减量增效与农田氮磷流失控制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 100-105. |
[12] |
欧阳裕元, 陈英立, 兰汉军, 朱从桦, 余俊奇, 刁友, 李旭毅. 施肥模式及栽插密度对四川丘区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7): 1-6. |
[13] |
王妍, 雷晓辉, 张玉, 崔娜. 北京市水土资源匹配时空模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5): 73-77. |
[14] |
关思静, 高静, 徐蓉蓉, 葛甜甜, 王楠, 颜永刚, 张岗, 陈莹, 刘阿萍, 程萌格. 甘草生长素反应因子(A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9): 20-27. |
[15] |
李林蓉, 冯建路, 刘苗苗, 梅昊, 康振烨, 蔡青年. 作物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农田有害生物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9): 99-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