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学通报》,

专题

  • 图片丢失啦 农业生态

    本专题以《通报》《学报》报道的有关农业生态学领域创新性研究成果以及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为主题。内容涉及农业生产的土壤、施肥与植物营养、水资源及其高效利用、作物水分生理生态、农业高效栽培技术与机理、作物抗性生理生态、抗性育种、病虫害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优化配置及其效益分析、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和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典型模式与典型经验等方面的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及综述。欢迎订阅、下载(读者可按Email Alert订阅。本刊网刊已经开通免费Alert服务,用户可按自己的需求免费获取最新内容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水生植物、附生微生物及其对渔业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范丁月, 徐慧敏, 裘丽萍, 李丹丹, 胡庚东, 范立民, 宋超, 陈家长, 孟顺龙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159-16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68  
    摘要 + 36 )   HTML 2 )    PDF ( 1125KB )( 13 )   

    渔业生态环境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发现水生植物及其附生微生物在去除水体污染物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水质调控措施,在渔业生态环境调控方面应用广泛。文章从水生植物修复手段、水生植物-附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水生植物及其附生微生物对渔业水域典型污染物的作用等角度,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明确水生植物及其附生微生物在水质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水生植物-附生微生物生态调控手段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该调控手段的研究方向,可为渔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提供更优方案。

    氮磷添加对黄土高原小麦土壤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李志强, 齐鹏, 王雅芝, 王晓娇, 甘润, 薛江龙, 李国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95-10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65  
    摘要 + 35 )   HTML 3 )    PDF ( 1598KB )( 3 )   

    为探究不同施氮和施磷水平对农田土壤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分析土壤环境因子和碳、氮、磷含量与全量养分生态化学计量和速效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相关关系,阐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农田土壤养分动态平衡的影响。以黄土高原春小麦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布设N、P添加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对照(CK)、低氮(LN)、中氮(MN)、高氮(HN)、低磷(LP)、中磷(MP)、高磷(HP)共7个处理。结果表明:(1)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含量,磷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NH4+-N、NO3--N含量(P<0.05);氮、磷养分添加对全氮(TN)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N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C/N、C/P、N/P、C/AP、AN/AP,显著降低了土壤C/AN(P<0.05);P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C/N、C/P、N/P、C/AP、AN/AP,显著增加了土壤C/AN(P<0.05)。(3)土壤C/N和C/A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C/P和C/AP、N/P和AN/A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黄土高原地区农田土壤速效养分和速效生态化学计量能够更加灵敏地响应N、P养分添加。

    绿洲对消减下风向沙尘暴的生态服务价值——以景电灌区绿洲农田及防护林为例
    张景辉, 董志洋, 刘斌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7): 86-9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43  
    摘要 + 51 )   HTML 1 )    PDF ( 1108KB )( 15 )   

    沙尘暴是中国西北广大沙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揭示绿洲农田及防护林消减下风向沙尘暴的生态功能即生态服务价值,以甘肃景泰川灌区为例,运用距离余弦公式分析了绿洲生态要素对消减下风向地区沙尘暴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草地和湿地、渠道在灌区内部的生态服务总价值为62253.0×104元,在下风向200 km范围内,绿洲农田、防护林、草地和湿地消减下风向区域沙尘暴的生态服务价值仅为各生态要素在灌区内防风固沙内部生态服务价值的16.1%。因沙尘暴的传输特征,农田防护林防御沙尘暴的生态服务价值的传递距离远大于下风向防风和保护地表风蚀的距离;距离余弦公式可较好地表达绿洲农田防护林消减下风向地区沙尘暴的生态服务价值,随着距离的增大和与主风向夹角的增大,消减下风向沙尘暴的生态服务价值逐渐减小。沙尘暴的边界模糊,下风向区域的最大距离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中国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减排现状、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
    王建伟, 李东晓, 王红光, 李浩然, 王千一, 张明哲, 李瑞奇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6): 67-7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42  
    摘要 + 64 )   HTML 3 )    PDF ( 1313KB )( 56 )   

    农业生态系统既是温室气体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也是固碳端,在固碳减排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减排潜力巨大。本文主要综述了中国典型农业生态类型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来源、固定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农业生态系统固碳减排的现有研究成果、减排潜力以及存在问题,总结了推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固碳相关领域的研究,展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探索途径。为中国进一步固碳减排、农业可持续发展,尽快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基于4种生态位模型的橘小实蝇在四川盆地潜在分布区
    张欣, 冯晓, 裴玥, 王茹琳, 赵金鹏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5): 80-8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02  
    摘要 + 62 )   HTML 5 )    PDF ( 2067KB )( 14 )   

    研究旨为橘小实蝇在四川盆地的检疫检测、综合防治及风险分析提供科学决策参考。运用基于最大熵(Maxent)、遗传算法(Garp)、环境包络原理(Bioclim)和Gower距离算法(Domain)的4种生态位预测模型预测橘小实蝇在四川盆地潜在适生区,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Kappa统计量分析方法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表明,4种模型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area under the ROC curve)平均值均大于0.9,Kappa统计量平均值亦大于0.75,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通过“刀切法”分析得出最干季降水量、最干季平均温度、温度季节性变化和温度日较差是主导橘小实蝇潜在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对当前橘小实蝇分布格局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4种模型预测橘小实蝇适生面积和位置相差较大,但均包含川中丘陵区、川东平行岭谷区和盆边南部低山区,且川中丘陵区东部、川东平行岭谷区和盆边南部低山区的西部均为高、中适生区集中区域。由此可见,橘小实蝇在四川盆地适生范围较广,鉴于柑橘对四川盆地经济的重要性,当地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其的检测检疫工作,避免造成较大的损失。

    呼伦贝尔农垦生态净初级生产力变化及气候响应分析
    曲学斌, 姜凤友, 高绍鑫, 辛孝飞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2): 109-11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903  
    摘要 + 79 )   HTML 3 )    PDF ( 2208KB )( 31 )   

    研究旨在对2001—2021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各农牧场的生态净初级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进行评估,为开展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分析提供技术参考。研究基于遥感、气象等数据计算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各农牧场的NEP,并结合Sen趋势线分析法、Hurst指数、变异系数法、偏相关分析法对NEP的变化趋势和气候响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的年平均NEP为221.1 g C/(m·a),从大兴安岭向两麓递减分布;研究期内NEP主要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的增加趋势,但Hurst指数分析表明,大部分农牧场未来NEP的变化与之前呈负相关,即减少趋势;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的NEP与降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气温的相关程度不大。建议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加强固碳能力高的耕作方式的推广力度,防止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下降,同时加强农业灌溉及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降低农田干旱灾害的发生风险及影响。

    定额制施肥对土壤及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杨东, 刘晓霞, 陈红金, 虞轶俊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2): 91-9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84  
    摘要 + 78 )   HTML 2 )    PDF ( 1178KB )( 18 )   

    定额制施肥是提升土壤质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在化肥减量增效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背景下,系统探究定额制施肥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内在调控机制,总结现有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关键技术,有助于客观评价、全面理解定额制施肥对耕地质量建设的重大意义。因此,本文综述了定额制施肥内涵、政策演变及其技术创新,总结了定额制施肥对土壤质量关键性指标的影响与调控机制,探讨了如何通过定额制施肥措施来提升土壤质量水平,并提出了未来定额制施肥在土壤质量保护方面的研究重点,旨在为更深层次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提供参考。

    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及其特征分析
    匡雪芹, 谢彬, 李云春, 李靖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2): 99-10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973  
    摘要 + 88 )   HTML 5 )    PDF ( 1288KB )( 29 )   

    为指导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减排措施的合理制定,以《省级温室气体编制指南(试行)》为依据,研究了云南省2008—2020年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当量、碳汇以及碳足迹的演化特征,提出了未来农业发展减排固碳的主要措施。基于2008—2020年云南省农田生产投入、作物种类及产量等相关数据,运用碳足迹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当量与碳吸收量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农田生态系统少量的CH4、N2O等温室气体排放不容忽视,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直接碳排放量、氧化亚氮碳排放当量以及甲烷碳排放当量成为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最为主要的3个因素。另一方面,2008—2017年云南省温室气体碳排放当量逐年增加,随后呈逐年递减的变化趋势,当量碳排放强度呈波动式变化,其中秸秆焚烧、化肥降解以及柴油燃烧为主要的直接碳排放源,N2O、CH4为主要的当量碳排放源;碳吸收强度呈波动式变化,作物中的玉米和甘蔗碳吸收量远大于其他农作物,是主要的固碳源,蔬菜和瓜类具有一定的增汇潜力,农作物有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的趋势;碳足迹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与碳排放当量的变化趋势基本呈正相关。2008—2020年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当量和碳吸收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8%、1.78%,碳足迹尚未达到区域生态承载力极限,且2017—2020生态碳盈余有所提高,但当前的生态碳盈余形势仍然较严峻。最后,总结出秸秆回收利用、精准施肥与低碳高产种业的发展将是云南省未来控制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措施。

    秸秆还田对土壤生态及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高俊, 汪慧泉, 顾东祥, 张斯梅, 张传辉, 顾克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0): 87-9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897  
    摘要 + 93 )   HTML 3 )    PDF ( 1089KB )( 44 )   

    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养分,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秸秆还田作为秸秆资源化利用中高效且低成本的一种方式,在提升土壤质量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秸秆还田对土壤温湿度、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作物根系、作物地上部等的影响,分析了秸秆还田的影响机制,指出了秸秆还田后对作物生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指明了未来的一些重点研究方向,如建立秸秆还田最优模型、加强秸秆还田的障碍消减研究、开发稻麦秸秆还田新型一次性施用专用肥。

    基于Web of Science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现状分析
    王明宇, 翁晓虹, 宋瑜, 何鑫, 曾宪楠, 隋心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29): 137-14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053  
    摘要 + 75 )   HTML 4 )    PDF ( 1674KB )( 23 )   

    为进一步了解和明确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全球现状和热点,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2—2022年间发表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了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利用VOS viewer软件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发文量、国家、核心作者、研究结构、研究热点等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论文发表数量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美国和中国是该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地质勘探局是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类群整理明确研究热点为“Benefit”、“Soil”、“China”、和“Marsh”,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十分紧密的学术联系,也为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的多样性。本研究为相关科研工作者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态势和未来研究热点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021年耕地后备资源及生态风险评价——以丹江口市为例
    孙佩, 周凌云, 易洁伟, 张驰, 王雯雯, 尹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29): 68-7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899  
    摘要 + 100 )   HTML 3 )    PDF ( 2130KB )( 22 )   

    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丹江口市开展了全域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以湖北省下发的丹江口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底图数据为研究对象,根据《湖北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方案》(鄂自然资办文〔2021〕15号)中评价标准,对丹江口市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评价工作,并且对评价为宜耕的图斑进行更深一步的风险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本次丹江口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总宜耕面积为106.5 hm2,占评价底图面积的43.15%,其中由其他草地评价为宜耕共56.2 hm2,由裸土地评价为宜耕共50.3 hm2。宜耕的区域都处于中风险及以下,低风险面积较少,仅4.9 hm2,占评价底图面积的1.97%,较低风险区面积74.5 hm2,占评价底图面积的30.18%,中风险区面积约27.1 hm2,占评价底图面积的10.99%。丹江口市后备耕地中等生态风险区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南水北调水库区周围,需要进行适量的生态保护和修复。

    平原粮食主产区复合型生态林网营造研究
    陈本学, 勾荣鑫, 武芮宁, 李雁冰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28): 1-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774  
    摘要 + 120 )   HTML 2 )    PDF ( 1944KB )( 59 )   

    通过对豫东平原农田防护林网景观质量和生态功能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该区防护林存在林网结构破碎、树种单一以及管理缺乏等问题。针对豫东平原农田防护林存在的问题,坚持“高防护、强适应、低管护、大网格”的植物应用原则,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从以下4个方面改善平原粮食主产区农田林网质量:(1)营造水域涵养林,形成复合水林空间;(2)提升环村林质量,展示乡村特色;(3)构建林网骨架,丰富公共空间;(4)连接林网脉络、维护生态平衡。以期形成兼具功能性和景观性的生态复合型林网,为区域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参考。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养分变化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李雪梅, 舒英格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28): 62-6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827  
    摘要 + 74 )   HTML 5 )    PDF ( 1348KB )( 32 )   

    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养分特征及碳(C)、氮(N)、磷(P)、钾(K)的生态化学计量比,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养分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水田、旱地、草地、林地土壤养分在表层(0~20 cm)的分布情况及差异性。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钾及速效钾含量相对较为丰富,而土壤全磷含量普遍缺乏,两者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全氮与全磷呈正显著性相关(P<0.05),与有效磷呈负显著性相关(P<0.05),土壤有机质与全氮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全磷与全钾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C:N值以水田最高,土壤C:K值、C:P值和N:K值均表现为草地最高,N:P值以林地最大,P:K值以旱地最高。根据土壤养分库综合指数推断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整体土壤养分水平,表现为水田>草地>旱地>林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充分体现了土壤养分含量和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差异,可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支撑。

    秦岭巴山区域耕地土壤pH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高鹏, 杨小敏, 李丹妮, 余正军, 姚远, 司华
    农学学报    2023, 13 (8): 32-36.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2-0140  
    摘要 + 95 )   HTML 3 )    PDF ( 1593KB )( 74 )   

    为探讨秦岭巴山耕地土壤pH分布特征,以陕西省汉中市为研究区域,结合地统计学和GIS方法,研究了该地区耕层土壤pH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土壤pH 4.15~8.41,平均值为6.50,整体土壤为弱酸性到中性;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中部低,东部和西部高的特征;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pH变异函数的最优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块金效应值为0.366,说明区域化变量的空间异质性是由随机因素和结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土壤类型、耕作制度、成土母质和海拔为主要影响因素。该研究为合理利用耕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秸秆连续还田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蒙婼熙, 王小利, 段建军, 徐彬, 杨宏伟, 梅婷婷
    农学学报    2023, 13 (8): 37-45.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2-0113  
    摘要 + 117 )   HTML 5 )    PDF ( 1453KB )( 116 )   

    为明确秸秆还田比例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于2019—2021年生长季在贵州省思南县塘头镇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CK为不施肥,S0为常规施肥,S1(常规施肥+秸秆还田5 t/hm2)、S2(常规施肥+秸秆还田10 t/hm2)、S3(常规施肥+秸秆还田15 t/hm2)、S4(常规施肥+秸秆还田20 t/hm2)。结果表明:2019—2021年秸秆还田均以S3处理产量最高,分别比S0处理增加20.16%、8.66%、14.40%,2019年产量增幅最高。造成产量差异的原因是秸秆还田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进而显著提高产量。秸秆还田与水稻籽粒产量的拟合分析表明,在籽粒产量最高处秸秆还田量为15.43 t/hm2。秸秆还田均能提高年份间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收获指数,在2019年,氮肥偏生产力以S3处理最高,而氮素收获指数以S4处理最高,分别比S0增加42.81%和24.30%;在2020年以S3处理最高,分别比S0增加55.98%和22.61%;在2021年以S3处理最高,分别比S0增加21.75%和15.88%。秸秆还田增加了年份间氮素生理利用率,均以S3处理最高,比S0处理分别增加72.97%、76.14%和52.98%,且年份和秸秆还田处理这2个因素对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效率有极显著的提高。因此,综合水稻产量、秸秆还田拟合结果以及氮素利用率,秸秆还田量以S3处理较为适宜。

    不同树种对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孔令迁, 刘宪斌, 李云
    农学学报    2023, 13 (8): 46-55.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2-0112  
    摘要 + 117 )   HTML 3 )    PDF ( 1274KB )( 70 )   

    通过调查同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样地中多个树种根际范围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分析和探讨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的环境因素。本项目在云南哀牢山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原生林生态系统中进行,选择3个山谷样地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原生土区域中7个主要树种作为研究对象,调查0~10 cm表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硬壳柯、变色锥、木果柯、多花山矾和南洋木荷等5个乔木树种根际范围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云南连蕊茶和云南越桔2个灌木树种根际范围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含量;5个乔木树种中硬壳柯和南洋木荷2个树种根际范围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大于另外3个乔木树种,说明不同树种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有明显影响。7个不同树种根际范围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比例在老君山神山谷样地中达到最大值,在三棵树山谷样地中降低为最低值,说明不同山谷样地中的环境条件也可以显著影响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有机碳含量及两者之间的比例。本项目研究结果充分证明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的复杂性和环境控制因子的多样性,可为全球各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成分和碳贮量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十堰地区农地膜使用现状及其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王笑溪, 宋莹燃, 黄晓珊, 李涛, 唐燃, 何剑, 李辉, 林杉
    农学学报    2023, 13 (8): 56-62.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2-0092  
    摘要 + 109 )   HTML 9 )    PDF ( 1125KB )( 82 )   

    当前十堰地区农地膜使用量、覆膜面积、覆膜作物种类逐年增加,导致地膜残留量大,对农业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通过统计数据结合实际现状分析可知,深入推进农地膜污染防治、新型地膜更替已成为当务之急,对推动十堰地区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十堰地区地膜使用现状和地膜回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地膜污染问题的对策建议,为十堰地区地膜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基于AHP和GIS的湘江上游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水平研究——以东安县为例
    李晓青, 吴琳, 何长元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23): 30-3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873  
    摘要 + 112 )   HTML 2 )    PDF ( 2340KB )( 44 )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耕地质量高低影响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多次指出要保护耕地红线,粮食生产要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湘江流域山地丘陵区面积分布广泛,研究山地丘陵地区的耕地质量水平对深化流域内山地丘陵区保护耕地、提升耕地地力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湘江上游流域内典型的山地丘陵区东安县耕地进行质量评价,在ArcGIS平台将东安县的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叠加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模糊数学确定隶属度后综合权重求出结果。结果表明:根据《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为:东安县耕地质量分为6个等级。其中,三等地的面积为12793 hm2,占总面积的比例最高,为37.4%;其次是二等地和四等地的面积分布较广,分别是8648、6985 hm2,所占比例为25.3%、20.4%;其他等级土地面积相对较少。东安县耕地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含量多地偏于中等水平,土壤养分特征多为一级、二级、三级的耕地面积分布较广,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的措施。

    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沙地与盐碱地芦苇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熊建州, 齐雅柯, 李朝周, 焦健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23): 45-5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089  
    摘要 + 83 )   HTML 0 )    PDF ( 2154KB )( 23 )   

    对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沙地与盐碱地芦苇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沙漠边缘选用典型的沙地和盐碱地,采集4种样地土壤(分别为盐碱地芦苇根际土壤,记作YL;盐碱地裸地土壤,记作YD;沙地芦苇根际土壤,记为SL;沙地裸地土壤,记作SD)作为试验材料,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并分析各样地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沙地土壤真菌群落物种丰度明显高于盐碱地;子囊菌门、担子菌门为所有样地共有优势菌门,其中子囊菌门为绝对优势菌门,担子菌门为亚优势菌门,毛囊菌门为盐碱地第三优势菌门,油壶菌门仅存在于YL,为其第四优势菌门;真菌群落物种多样性表现为YL>YD>SL>SD;真菌群落均匀度表现为YL>YD>SD>SL,说明YL真菌物种更为均衡,SL真菌优势物种占比更高。整体上看,各样地真菌群落组成高度特化,优势菌群差异明显。各样地土壤含水量为YL>YD>SL>SD,土壤速效磷含量、电导率为YD>YL>SD>SL;土壤肥力相关酶活性为YD>YL>SL>SD。典型相关分析(CCA)表明土壤营养因子、土壤肥力相关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丰度关系密切,其中土壤碱解氮含量和pH对真菌群落影响最为显著。芦苇根际分布能有效改善盐碱地及沙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

    1961—2016年果洛天然牧草生长季降水时空变化
    贾绪芝, 蔡忠周, 向雯, 窦花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23): 77-8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724  
    摘要 + 89 )   HTML 1 )    PDF ( 1467KB )( 70 )   

    为详细突出反映牧草生长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以及降水和天然牧草生长、降水及旱涝之间的关系,采用目前最先进和简便的方法对果洛牧草生长季的侯降水时空分布以及和牧草、旱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果洛主要降水时间段分为1961—1969、1970—1979、1980—1991、1992年以后;从空间上看,降水从东南至西北呈减少趋势明显,最多降水量分布在久治,最少分布在玛多,最多降水量是最少降水量的2.3倍,中部地区降水量接近最多降水和最少降水量的平均值;(2)牧草产量与平均气温、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3)明显高于PCD趋势线的阶段和发生暴雨洪涝高频次时段相吻合,明显高于PCP趋势线的阶段和干旱发生高频次的时段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