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
干热河谷集中分布于中国西南横断山脉地区,受地形和局部小气候的影响,形成特殊的水热状况组合,是中国分布最北的一块“热区”。在长期剧烈的人为干扰和严酷的自然环境双重压力下,干热河谷的生态系统极度退化,结构与功能濒临崩溃,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极度退化区和植被修复极端困难地区之一。本文先简要回顾了干热河谷区植被修复的历史,接着系统分析河谷区生态修复工作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灌草覆盖技术可能是该区域最为适合的一种生态修复方式。该技术可以克服干旱和高温两大河谷区植被修复的关键限制性因子,并实现保水、固土和增肥的植被修复技术目标。本研究首次提出干热河谷区植被修复3条原则: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原则;结合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实行分区修复原则;优选乡土物种进行植被修复原则。同时,建议从水土保持能力、土壤生态系统健康、植物群落健康和综合效益评价等4个方面来评估河谷区植被修复效果。最后,研究展望了干热河谷区植被修复研究的未来方向,包括加强群落演化规律及其适应性机制的研究,建立和完善动态监测机制,选育和培育乡土物种,以及开发和推广植被修复新技术。
旨在为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高效应用拓宽思路,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综述了氨基酸原料的来源和生产工艺,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功能特点、发展现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水果作物、经济作物中均有广泛应用,对作物生长、果实品质提升和土壤改良等有积极作用,然而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需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需求进行进一步探索。单一营养型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开发功能与营养相结合的新型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研究旨在评估农艺改良措施对宁夏银北灌区盐渍化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通过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2种改良措施,并与单施化肥的处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取的有机肥(OM)和秸秆还田(RS) 2种措施,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得到有效提高,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OM处理>5 mm粒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占比提高了22.3%,0.5~0.25 mm粒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占比降低了3.8%;RS处理>5 mm粒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占比提高了19.1%,0.5~0.25、<0.25 mm粒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占比分别降低了3.1%、3.2%;OM和RS处理>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占比分别提高了29.0%和43.3%,0.5~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占比分别降低了23.1%和30.1%;OM和RS处理平均重量直径(MWD)分别提高了105.9%和139.7%,团聚体水稳系数(K)分别提高了136.4%和150.5%,团聚体破坏率(PAD)分别降低了28.2%和31.1%,土壤物理结构得到有效改善。这些结果表明,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是改善宁夏银北灌区盐渍化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
本研究旨在评估5种不同调理剂——石灰(SCⅠ)、白云石粉(SCⅡ)、牡蛎壳粉(SCⅢ)、泥炭土(SCⅣ)和硅钙镁钾肥(SCⅤ)对水田土壤中镉(Cd)污染的钝化修复效果。采用受Cd污染的弱酸性水田土壤为材料,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分析了这5种调理剂对土壤pH、土壤中Cd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供试土壤分别添加SCⅠ、SCⅡ、SCⅢ、SCⅣ、SCⅤ 0.6 g/盆(2.0 kg土壤)处理60 d后,土壤pH分别提高了1.81、1.49、1.17、0.48、0.60个单位;土壤中水溶态、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Cd分布特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而言,水溶态Cd分布系数分别下降了0.70%、0.54%、0.63%、0.21%和0.24%,弱酸提取态Cd分布系数分别下降了17.68%、8.39%、11.52%、18.13%和15.95%,而残渣态Cd分布系数分别上升了14.27%、5.33%、11.54%、17.70%和14.34% (P<0.05)。这些变化表明,5种调理剂均能有效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并增加不可利用态Cd含量(P<0.05)。SCⅠ、SCⅡ、SCⅢ、SCⅣ和SCⅤ对土壤中Cd污染的钝化效果分别为38.98%、18.42%、25.33%、39.98%和35.12%。因此,这5种调理剂钝化修复酸性水田土壤中Cd污染均显示出良好的潜力,为安全利用受Cd污染的酸性水田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并值得进一步的田间验证和示范应用。
植物早期生长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有显著调控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三七籽条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通过采集健康三七籽条根际土壤(HA)和附近未种植三七籽条的非根际土壤(CK),利用IT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目、科、属、种个数显著高于(P<0.05)三七籽条根际土壤,其中门分类水平下,真菌群落大致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 (CK 50.84%,HA 78.12%)、k__Fungi_Unclassified (CK 17.96%,HA 5.09%)、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CK 16.50%,HA 2.53%)组成。多样性分析中非根际土壤ace、chao1和Shannon、Simpson均显著高于根际土壤(P<0.05)。PCoA分析显示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差异,群落相似性较低(R2=0.6776,P=0.005)。富集分析显示非根际土壤中有较多真菌群类富集,如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等。在根际土壤中真菌类群则表现的较为单一,仅在子囊菌门Ascomycot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炭角菌目Xylariales中显著富集,如木霉属Trichoderma、帚霉属Scopulariopsis、明梭孢属Monographella。其中木霉属Trichoderma (CK 0.33%,HA 1.73%)是有具有生物防控功能的微生物,可促进植物生长。
为了探寻PAM(聚丙烯酰胺)的适宜干撒量,以减少工程堆积体的侵蚀泥沙和维持工程堆积体的稳定性,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以不撒PAM(聚丙烯酰胺)为对照(CK),将0.5、1.0、1.5、2.0、2.5 g/m2的PAM干撒于圆锥状黄绵土工程堆积体的表层,监测自然降雨状况下PAM对黄绵土工程堆积体的地表径流、侵蚀泥沙、细沟发育和堆积体土壤水分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径流量、产流次数和径流系数均随PAM干撒量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其中干撒量为1.0 g/m2的最低,2.5 g/m2的最高。侵蚀泥沙量、细沟侵蚀量和细沟侵蚀系数则随PAM干撒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干撒量为1.5、2.0、2.5 g/m2的显著低于CK、0.5、1.0 g/m2。当PAM干撒量为1.0 g/m2时,工程堆积体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当PAM干撒量为2.5 g/m2时则最低。PAM干撒量达到1.5 g/m2可促进径流形成,减少侵蚀泥沙量及细沟侵蚀系数,降低黄绵土堆积体的土壤水分含量。为了减少侵蚀泥沙量,维持黄绵土工程堆积体的稳定性,PAM的干撒量应为2.0 g/m2左右。
为明确基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提苗肥中添加尿素对稻茬烤烟促早生快发的效果,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基肥中是否添加微生物菌剂2种基肥施用方法和单施烟草专用提苗肥、单施尿素、烟草专用提苗肥和尿素混施3种提苗肥施用方法,研究了微生物菌剂、提苗肥及其互作对烤烟根系、农艺性状、SPAD值、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提苗肥配施尿素较单施烟草专用追肥和基肥的根系活性、根系总长度、表面积、平均直径、体积、根尖数分别提高了28.13%、5.41%、1.30%、17.23%、24.63%,0.41%,株高、茎围、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分别提高了10.06%、2.30%、18.75%、37.26%,干物质、氮、磷、钾积累总量分别提高了27.18%、37.21%、36.57%、23.97%。基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提苗肥配施尿素可提高烤烟根系活性,促进烤烟根系发育,改善农艺性状,有利于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可促进烤烟早生快发,为稻作烟区‘云烟87’优质丰产奠定基础。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土壤改良物料对烤烟产量、质量以及植烟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并分析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化学性质变化与烤烟产量及质量的关系,目的是为陆良烟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采用‘云烟121’品种,设置4个处理(S0:当地常规施肥;S1:施用石灰60 g/株;S2:施用生物质炭100 g/株;S3:施用蚯蚓粪肥200 g/株),通过调查并分析‘云烟121’在不同处理下的土壤的化学性状、农艺性状和烤后烟的产量以及质量等方面的表现,综合评估改土物料的施用对烤烟及植烟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烤烟田间长势最好,蚯蚓粪肥次之。病害方面,施用蚯蚓粪肥的发病率相比于对照降低了32.49%,病情指数较对照降低25.2%。土壤理化性状方面,相较对照,生物质炭的施用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并显著降低土壤中氯离子含量。经济性状方面,施用蚯蚓粪肥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分别达到了65500元/hm2、26.20元/kg、83.11%,相较于对照分别提高了9.7%、19.4%、13.4%。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方面,施用生物质炭效果最佳,氯离子含量降低至0.36 mg/kg,相比于对照降低了50.7%,钾含量达到了2.89 mg/kg,相比于对照增加了16.4%。综上,施用100 g/株生物质炭有助于土壤改良,均衡土壤养分,促进烤烟生长,同时促进烤后烟叶品质提升,其中增钾降氯效果显著;而施用200 g/株蚯蚓粪肥可有效增强烤烟抗病性,提高烤烟的经济性状。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生物质炭和蚯蚓粪肥配合施用进行土壤改良,可有效降低烟叶中氯离子含量,改善烟叶品质,增强烟叶化学协调性,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烤烟优质适产。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东北农田黑土土壤团聚体及结合碳的影响,本研究以黑龙江省海伦市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9、-18、-26℃ 3个温度下冻融频次对农田黑土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1~0.5 mm和0.25~0.053 mm团聚体含量在3种冻融温度下均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与冻融循环1次相比,在相同温度下冻融循环17次后1~ 0.5 mm团聚体含量在-9、-18、-26℃下分别降低了68.53%、10.91%和40.96%,0.25~0.053 mm团聚体含量分别升高了10.93%、40.89%和99.72%。在-9℃下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显著升高(P<0.05),由2.09增加到2.74,在-18、-26℃下则变化幅度较小,分别变化了0.1和0.05。土壤团聚体结合碳随着冻融频次的增加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P>0.05),在-18℃和-26℃下,<0.053 mm团聚体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冻融循环17次后分别降低了10.31%和13.73%。冻融作用会显著降低东北农田黑土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冻融作用会显著降低1~0.5 mm团聚体含量并提高0.25~0.053 mm团聚体含量(P<0.05);冻融次数和冻融温度均是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高度集约化的农业措施致使蕉园土壤退化日趋严重,制约了中国香蕉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植物覆盖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是一种重要的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土壤退化的耕作措施。本研究通过宽窄行种植方式,以传统的裸露土壤种植方式为对照,在宽行中人工种植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 (DC.) Urb.]和自然生杂草为植物覆盖处理,通过连续定位试验,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蕉园在植物覆盖下的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差异特征,以期探索蕉园土壤可持续利用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蕉园植物覆盖处理下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并随着覆盖年限增加呈现加强的趋势。根据FUNguild功能预测,与对照相比,大翼豆覆盖处理2019年和2020年Saprotroph_Symbiotroph真菌种群显著地(P≤0.05)增加,2020年Pathogen_Saprotroph真菌种落显著(P≤0.05)降低。共线性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大翼豆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群落复杂性无差异,但群落稳定性更高。同时核心物种无镰刀菌属ASVs,这可能反映了大翼豆覆盖可以减少镰刀属ASVs在群落中主导力,降低土传病害香蕉枯萎病的潜在发生风险。大翼豆处理有效提高了共生有益真菌群,减少了潜在的致病真菌群,有利于保持香蕉种植中的土壤健康。宽窄行与行间覆盖植物相结合的种植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利于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南方喀斯特矿区的镉污染问题,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营养修复剂对污染稻田土壤的原位修复效果。通过设置3个处理组:对照组(T1,不添加修复剂)、无机营养修复剂组(T2)及有机无机营养修复剂组(T3),利用梯度扩散薄膜法(DGT)分析了水稻根际土壤中镉的形态变化和生物有效性,并探讨了这些变化与土壤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1)营养修复剂显著影响了稻田土壤中镉的形态分布,促进了可交换态镉向残渣态镉的转化。具体来看,与对照组相比,T2、T3分别降低了可交换态镉含量占比14.71%、5.88%,增加了可还原态镉含量占比8.51%、6.38%。虽然T3对残渣态镉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T2使其增加了10%。(2)T2、T3 2种营养修复剂均显著降低了水稻收获期根际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T2、T3分别降低了54.21%、50.47%。(3)与对照组比较,T2、T3显著提升了土壤的有机质(7.37%、7.50%)、pH(5.29%、17.06%)和阳离子交换量(12.24%、11.10%)。营养型修复剂利于矿区镉污染稻田土壤修复并实现土壤质量同步提升。
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不同种类的氮素抑制剂和包膜尿素对河套灌区向日葵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不施肥(Control)、常规施氮(NPK)、常规施氮+脲酶抑制剂HQ+硝化抑制剂DCD (HDN)、常规施氮+脲酶抑制剂NBPT+硝化抑制剂DCD (NDN)、50%包膜尿素+50%普通尿素(PCU1)和70%包膜尿素+30%普通尿素(PCU2)。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抑制剂联用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无机氮含量,增幅分别为2.4%~5.0%、11.6%~12.1%、36.7%~50.0%、12.4%~13.2%和24.0%~56.6%。相反,包膜尿素处理则对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无机氮含量无显著影响。抑制剂联用显著增加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7.3%~10.2%,施用包膜尿素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无显著影响。抑制剂联用和PCU1处理显著增加向日葵地上部分生物量,以HDN处理最高,增幅达到16.8%,而PCU2处理则无显著影响。与NPK处理相比,PCU1、HDN和NDN处理显著增加了向日葵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以HDN处理最高。相反,PCU2处理对向日葵产量无显著影响,并降低了氮肥利用率。综上所述,常规施氮与双效氮素抑制剂配合施用是提高河套灌区土壤养分保蓄能力和向日葵产量的重要措施。
为探究陕西渭北地区早春茬设施番茄的适宜施氮量和灌水量,选用‘金棚10号’番茄,以当地设施番茄全生育期常规氮用量450 kg·N/hm2+水用量3000 m3/hm2(C1T1)为对照,设置不同的氮肥用量(C1常规、C2减氮20%、C3减氮40%)和灌水梯度(T1常规、T2减水30%)共组成6个处理,通过水肥一体化方式在番茄不同生长期施肥,对比分析番茄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硝态氮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减氮减水处理和常规处理之间番茄总产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以施氮量为主因素时C3水平的平均产量显著低于常规和C2;除蛋白质含量外其余番茄品质指标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隶属函数法显示C2T2处理的番茄品质结果综合排序最优;土壤硝态氮在地下0~200 cm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减少而减少,随灌水量的减少而增加,不同处理硝态氮累积量范围在1028.38~1302.80 kg/hm2,100 cm以上土层的累积量占0~200 cm总累积量的59.9%~69.5%。从水肥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平衡来看,C1T2、C2T1与常规处理基本持平,C2T2较常规处理增加效益2050元/hm2。
为了解乡土水生植物芡实对沿淮农村富营养化河流净化效果,在模拟沿淮农村地区富营养化河流的水池中种植芡实,定期监测水体中的总氮(TN)、氨氮(NH4+-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酸碱度(pH)、可溶性盐含量(EC)、溶解氧(DO)的数值变化,综合分析芡实对富营养化河流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芡实作为沿淮地区乡土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的河流有着净化作用。芡实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水体95.53%~98.45%的NH4+-N和99.50%~99.65%的TP,净化效果好。芡实对富营养河流中TN和CODCr的净化效果不明显,而且水体中的pH上升11.05%~11.61%,EC值增加21.12%~22%,DO增加3.82~21.77倍。芡实作为一种乡土水生植物,对沿淮地区富营养化河流具有显著的净化潜力。
选择深圳市郊区常年连作菜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对照、常规施肥、减量施肥10%、优化施肥(减量施肥50%,氮磷钾优化配比)等不同处理,研究不同肥料用量和养分配比条件下减施化肥对蔬菜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以叶菜为供试蔬菜,连续种植2茬。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显著增加蔬菜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肥料增产贡献率为32.3%~37.7%,且化肥减施与常规施肥处理之间肥料贡献率无显著差异。常规施肥模式下蔬菜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分别为13.98%、5.39%、31.95%,优化施肥相比常规施肥显著提高蔬菜磷肥和钾肥利用率1.87倍、26.3%。施肥对土壤pH、有机质含量无明显影响,常规施肥、减量施肥10%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12.27%~27.83%、有效磷含量26.49%~44.24%、速效钾含量13.17%~35.30%。与常规施肥相比,优化施肥显著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19.96%~23.65%、速效钾含量22.29%~23.23%。各处理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1.34~1.43,均属于II级水平,连续2茬短期施肥管理对土壤肥力指数无显著影响。总体上,常年连作菜地系统优化施肥即化肥减施50%并优化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可在蔬菜产量不降低的情况下维持土壤肥力水平,降低土壤有效磷累积导致的面源污染风险。
本研究旨在评估冰酒葡萄(Ice wine grape) 在秦岭北麓西安段的生态适宜性,以促进该作物种植的经济潜力并优化当地葡萄产业结构。根据冰酒葡萄生长需求和秦岭北麓自然气候特点,研究选取最冷月均温、≥10℃有效积温、生长季干燥度、坡度、土壤pH等评价因子,确立冰酒葡萄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秦岭北麓西安段2000—2021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生态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改进熵值法(EWM)、TOPSIS综合评价法,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冰酒葡萄种植综合区划评估模型,对影响冰酒葡萄种植的气候、地形、土壤三大指标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经统计分析得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等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秦岭北麓西安段内冰酒葡萄种植的生态优势区域,且所得区划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一致。这一发现对冰酒葡萄种植的区域布局和科学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缓(控)释肥在水稻栽培中的化肥减量增效效果及对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通过设立4个不同的施肥处理:常规施肥、有机缓释肥、掺混肥料和永笑缓释肥,对各小区水稻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测定,并结合土壤酶活性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经过2年的连续试验,结果显示,在养分投入减少15%的条件下,施用缓(控)释肥能够实现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其中以永笑缓释肥的效果最为显著。水稻籽粒中的氮、磷、钾含量与各处理中相应肥料的投入量呈正相关。4种处理实施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有所增加,且3种缓(控)释肥处理的增加幅度超过了常规施肥处理。然而,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缓(控)释肥后的土壤脲酶、蛋白酶、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均有明显提高,这表明缓(控)释肥的使用有助于提升土壤酶活性,从而改善土壤的生物学特性。
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主要营养元素之一,而硝态氮和铵态氮是植物吸收的2种主要氮素形态。硝态氮与铵态氮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硝态氮来满足生长过程中氮的需求,并转化为氨基酸、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原料,同时硝态氮参与叶绿素的合成,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铵态氮也可被植物根系吸收,并用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合成,而且铵态氮的吸收速度较快,能够满足植物对氮素的迅速需求。由于植物生长特性不同,植物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利用效率有所差异。植物的基因型和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其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利用能力,形成一些植物对硝态氮偏爱,而另一些植物则对铵态氮更为偏爱。本文从土壤氮素形态与转化影响因子、植物对氮素吸收机制以及高效氮素循环转化展望3个层面综述相关的研究进展,为作物生产中氮肥调控、土壤生态修复等科学研究提供技术理论参考依据。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渭河流域的生态可持续性以及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时段内,渭河流域甘肃段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均呈增长趋势,其中生态足迹的增速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增速,导致生态赤字持续增加,反映出该地区资源供给不足以满足需求。生态足迹分析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增加,反映出该区域存量资本被过度利用,且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对资源流量的占用水平上升,而水域和草地的占用水平下降。此外,生态足迹的变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其中建成区面积、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各产业产值与之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区域土地的生态可持续性已从基本平衡转变为轻度不可持续状态,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适度人口比例实际人口的比例下降,人口增长空间减小,使得生态可持续性难以稳定保障。本研究为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渔业生态环境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发现水生植物及其附生微生物在去除水体污染物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水质调控措施,在渔业生态环境调控方面应用广泛。文章从水生植物修复手段、水生植物-附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水生植物及其附生微生物对渔业水域典型污染物的作用等角度,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明确水生植物及其附生微生物在水质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水生植物-附生微生物生态调控手段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该调控手段的研究方向,可为渔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提供更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