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董占强.地市级主要农作物发育期、 产量预测模式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 2003年年会” 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 分会论文集[C].160-164.
[2] 尹东,王长根.中国北方牧区牧草气候资源评价模型[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4):494-497.
[3] 吕玉华,郑大伟.北方农牧交错带牧草与作物生态气候适宜性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4):130-135.
[4] 罗怀良,陈国阶,朱波.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1):28-32.
[5] 马树庆.吉林省农业气候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33.
[6] 李昊宇,王建林,郑昌玲,等.气候适宜度在华北冬小麦发育期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2012,38(l2):1554-1559.
[7] 李树岩,彭记永,刘荣花,等.基于气候适宜度的河南夏玉米发育期预报模型[J].中国农业气象,2013,34(5):576-581.
[8] 孙小龙,闫伟兄,武荣盛,等.基于气候适宜度建立河套灌区玉米生育期模拟模型[J].中国农业气象,2014,35(1):62-67.
[9] 王希平,赵慧颖.呼伦贝尔市林牧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10] 山东农学院主编.作物栽培学 (北方本下册)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
[11] 刘梦云,门福义.马铃薯种薯生理特性的研究[J].北京:中国农业科学,1985.
[12] 王树安.作物栽培学各论 (北方本)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3] 易雪,王建林,宋迎波.气候适宜指数在早稻产量动态预报上的应用[J].气象,2010,36(6):85-89.
[14] 赵峰,千怀遂,焦士兴.农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研究[J].资源科学,2003,25(6):77-81.
[15] 毛飞,张光智,许祥德.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多种计算方法极其结果的比较[J].应用气象学报,2000,11(增):119-124.
[16] 连彩云,马忠明,吕晓东,等.河西绿洲灌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及作物系数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2,31(5):136-139.
[17] 赵峰,千怀遂,焦士兴.农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研究[J].资源科学,2003,25(6):77-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