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兴军,李三玉,汪国云,吕均良.杨梅花芽孕育期间叶片酸性蔗糖酶活性及糖类含量的变化[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8(2):164-166 [2] 齐红岩,李天来,张洁,刘海涛.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的变化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J].园艺学报, 2006,33(2):294-299. [3] 李永庚,于振文,姜东,余松烈.冬小麦旗叶蔗糖和籽粒淀粉合成动态及与其有关的酶活性的研究[J].作物学报,2001,27(5):658-664 [4] 郑紫燕,郑国琦,罗霄,王俊.宁夏枸杞叶片、果柄、果实糖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9,18(4):17-18 [5] 周竹青,周广生.作物库、源、流生理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1,17(6):45-48 [6]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编.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89-90 [7] 魏国强,朱祝军,方学智,李娟,程俊.NaCl胁迫对不同品种黄瓜幼苗生长、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754-1759 [8] 赵智中, 张上隆, 徐昌杰, 陈昆松, 刘拴桃.蔗糖代谢相关酶在温州蜜柑果实糖积累中的作用[J].园艺学报, 2001,28(2): 112-118 [9]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编.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89-90. [10] 李合生.2000.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2. [11] 万正林,罗庆熙.SA、ABA、BR诱导植物抗高温可能机理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6):1399-1403 [12] 崔婧.水杨酸与植物抗逆性[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9):35-38 [13] 牛森. 作物品质分析〔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224 [14] 郑不尧.作物生理导论〔M〕.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283-329 [15] 王永章, 张大鹏.乙烯对成熟期新红星苹果果实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控[J].园艺学报, 2000,27(6): 391-3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