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凌启鸿,张洪程等.小麦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J].江苏农学院学报,l983,4(2) [2] 于振文,田奇卓等.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M].作物学报,2002,28(5) [3] 何井瑞,陈之政等.稻茬小麦播种方式比较试验初报[J].江苏农业,2010年10月第5期 [4] 何井瑞,陈之政等.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发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13年第4期 [5] 马小凤,栾春荣等.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0年01期 [6] 胡焕焕,刘丽平等,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河农822产量形成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8年03期 [7] 杨健,张保军等,播期与密度对冬小麦西农9871籽粒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1年03期 [8] 赵永萍,张保军等,种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9年06期 [9] 董剑,赵万春等,陕西关中地区不同冬小麦品种晚播高产的适宜播期和密度[J].西北农业学报,2010年03期 [10] 郭静,黄义德,暖冬天气对淮北麦区小麦中后期部分群体质量指标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11] 沈淮光,播期对沿淮稻茬小麦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J].种子科技,2011年 第3期 [12] 杨洪宾,徐成忠等,播期对冬小麦生长及所需积温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2) [13] 张选坏,朱克明,稻茬小麦不同播期的适宜基本苗数探索[J].上海农业科技,2011第1期 [14] 姜丽娜,赵艳岭等,播期播量对豫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1, 40( 5) [15] 张晓萍,杨慎骄等,不同播期冬小麦株型构建及其生育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04期 [16] 王夏,胡新等,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Vol.27 No.21[ [17] 郜庆炉,薛香等.暖冬气候条件下调整小麦播种期的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2,22(2) [18] 李金秀,李金榜等,不同播期播量对矮抗58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