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匡传富.湖南郴州植烟区耕地状况分析及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0(15):59-61.
[2] 李雪利,叶协锋,顾建国,等.土壤C·N比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烟叶品质影响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1,17(3):32-36.
[3] 杨云高,王树林,等.生物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及土壤改良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2,33(4):70-74.
[4] 王英.不同状态有机物料对土壤腐殖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2,34(2):73-76.
[5] 韦成才,张立新,高梅,等.施用有机物料对烤烟光合特性、氮钾含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C].中国烟草学会,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汇编,2014.
[6] 马宗国,卢绪奎,万丽,等.小麦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作物杂志,2003(5):37-38.
[7] 兰宇,韩晓日,战秀梅,等.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3(1):110-115.
[8] 王军,詹振寿,谢玉华,等.有机物料对植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2):31-35.
[9] 鲁耀,郑波,段宗颜,等.不同有机物料在植烟土壤中的腐解及活性有机碳、氮含量的变化[J].西南农业学报,2014,27(4):1616-1620.
[10] 张晓娇,刘国顺,叶协锋,等.不同用量有机物料与复合肥配施对烟草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8):12-16.
[11] 陈红华,陈秋会,李富强,等.增施不同的有机物质对烤烟物理性状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186-189.
[12] 赵铭钦,王付锋,张志逢,等.增施不同有机物质对烤烟叶片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24(6):l49-152.
[13] 王军,谢玉华,罗慧红,等.“前膜后草”覆盖栽培对烟田土壤环境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7(5):29-32.
[14] 周冀衡,汪邓明.培土与施肥对烟草植株根系发育及氮钾吸收速率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1995,2(4):46-51.
[15] 汪邓明,周冀衡.综合栽培措施对烟草根系特征参数及叶片质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1998(4):28-31.
[16] 徐天养,赵正雄,李忠环,等.中耕培土后覆盖秸秆对烤烟生长及养分吸收和产质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08,14(4):18-22.
[17] 陈银建,周冀衡,何伟,等.不同时间培土对烤烟不定根发育及活性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0(17):28-32.
[18] 蒋志宏,代远刚,周立新,等.不同培土措施对烤烟光合作用·不定根发育和根系多胺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89- 11192,11212.
[19] 杨志晓,张小全,毕庆文,等.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成熟期根系活力和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24(2):153-157.
[20] 张启明,苑举民,何宽信,等.“前膜后草”覆盖栽培对旱地紫色土烤烟产质量及中性香气物质的影响[J].土壤,2014,46(3):539-543.
[21] YC/T 142—2010.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测量方法[S].
[22]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23] 宫长荣,赵振山,陈江华,等.烟叶成熟度、烘烤环境条件与烟叶品质的关系.跨世纪烟草农业科技展望和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307-316.
[24] 蔡宪杰,王信民,尹启生.成熟度与烟叶质量的量化关系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5,11(4):42-46.
[25] 于华堂,王卫康,冯国桢,等.烟叶分级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
[26] 马新明,刘国顺,王小纯,等.烟草根系生长发育与地上部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2,8(3):26-29.
[27] 马新明,王小纯,倪纪恒,等.不同土壤类型烟草根系发育特点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3(3):39-44.
[28] 唐莉娜,熊德中.土壤酸度的调节对烤烟根系生长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2):65-67.
[29] 韩锦峰,汪耀富,张新堂.土壤水分对烤烟根系发育和根系活力的影响[J].中国烟草,1992(3):1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