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杨集昆. 梨茎峰研究的述评附——新种(膜翅目:茎蜂科)[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1):7-13. | 
																													
																							| [2] | 宋美杰, 周娜丽, 刘兰山. 香梨新害虫——香梨茎蜂初报[J]. 新疆农业科学, 1990(6):261-262. | 
																													
																							| [3] | 刘霞, 孙凤庆. 梨茎蜂的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6):28. | 
																													
																							| [4] | 郭铁群, 蒋世铮, 宋美杰, 等. 香梨茎蜂发生规律及防治[J]. 中国果树, 2001(3):11-12. | 
																													
																							| [5] | 阿依妮沙·艾比布拉, 亚森江·艾买提, 阿不都热合曼·克然木. 香梨茎蜂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 农村科技, 2009(7):51. | 
																													
																							| [6] | 蒋世铮, 郭铁群, 周娜丽. 香梨茎蜂引诱作用的初步观察[J]. 昆虫知识, 2002(2):138-140. | 
																													
																							| [7] | 陈尚进. 香梨茎蜂严重危害库尔勒香梨[J]. 植物保护, 2000(5):52. | 
																													
																							| [8] | 李志欣, 刘进余, 苗锋, 等. 梨茎蜂的发生、危害及无公害防治[J]. 北方果树, 2011(1):35. | 
																													
																							| [9] | 金玲莉. 梨茎蜂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3(7):139-140. | 
																													
																							| [10] | 蒋世铮, 郭铁群, 周娜丽. 香梨茎蜂的生物学特性[J]. 昆虫知识, 2002(1):63-64. | 
																													
																							| [11] | 曹素芳, 王玮, 赵明新, 等. 诱虫板的颜色、悬挂高度及方向对梨茎蜂诱杀效果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41(3):86-87. | 
																													
																							| [12] | 李联地, 赵志新, 张岩, 等. 梨茎蜂防治试验初报[J]. 河北林业科技, 2009, 3:25-26. | 
																													
																							| [13] | 杜小亮. 梨树折梢“小坏蛋”——梨茎蜂及其防治[J]. 农药市场信息, 2019(10):62. | 
																													
																							| [14] | 张勇, 王宏伟, 冉昆, 等. 黄色粘虫板诱杀梨茎蜂的效果试验[J]. 落叶果树, 2015, 47(6):37-38. | 
																													
																							| [15] | 宋美杰, 周丽娜, 刘兰山, 等. 香梨新害虫——香梨茎蜂初报[J]. 新疆农业科学, 1990(6):261-262. | 
																													
																							| [16] | 任洪岩, 吕清华, 潘爱芳. 利用黄色粘虫板防治梨茎蜂的效果[J]. 落叶果树, 2008(4):10. | 
																													
																							| [17] | 赵志新, 郭小军, 王刚, 等. 有色粘虫板防治梨茎蜂技术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 2013, 32(2):36-38. | 
																													
																							| [18] | 马慧, 马艳芳, 常承秀, 等. 黄板悬挂方式对梨茎蜂成虫的诱杀效果[J]. 甘肃农业科技, 2013(3):14-15. | 
																													
																							| [19] | 于洁, 杨立荣, 张爱萍. 梨茎蜂生物学特性观察及综合防治试验[J]. 山西果树, 2012(4):14-15. | 
																													
																							| [20] | 袁必真, 苏柳芸, 李林. 梨茎蜂在库尔勒地区的防治方法[J]. 新疆农业科技, 1998(3):23. | 
																													
																							| [21] | 衡永忠, 赵中堂. 香梨茎蜂危害特性及防治方法[J]. 新疆农垦科技, 2002(3):33-34. | 
																													
																							| [22] | 赵红军, 张新浩, 毛尼亚孜依马木, 等. 阿克苏地区梨茎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农村科技, 2019(4):45-46. | 
																													
																							| [23] | 杜浩, 高旭辉, 刘坤, 等. 不同颜色色板对梨园昆虫的诱集效应[J]. 植物保护, 2019, 45(2):188-192. | 
																													
																							| [24] | 杨智辉. 黄色诱虫板对茶果园主要害益虫的诱杀作用调查[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5):91-93. | 
																													
																							| [25] | 陈汉杰, 张金勇, 涂洪涛, 等. 苹果、梨园悬挂黄色粘板诱虫的生态效应[J]. 果树学报, 2012, 29(1):86-89. | 
																													
																							| [26] | 赵龙龙. 果园使用粘虫板控害的生态效益评价[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11):158-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