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小峰.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政府作用的发挥[J].理论前沿,2007 (13):5-8.
[2] 谭淑豪.南方冬闲田季节性规模经营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10(5):62-65,111.
[3] 路颖.中国亚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评价利用[J].中国麻业,2004(5): 5-9.
[4] 张运胜.洞庭湖区稻田冬种亚麻高产优质配套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2(14):15-17.
[5] 田祖庆,张运胜,胡正军.新型冬季作物—亚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2004(1):24-25.
[6] 毛德华.洞庭湖区洪涝特征分析[J].湖泊科学,1998,10(2):85-91.
[7] 李景保,杨燕,许树辉.洞庭湖区1991~2000年大洪涝灾害特点与成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4):90-94.
[8] 刘士余,赵小敏.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3(6):147-151.
[9] 孟桂元,贺再新,孙焕良.等.打顶时间对亚麻抗倒与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11.
[10] 张建平,党占海.亚麻品种资源的聚类分析及评价[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3):25-29.
[11] 潘廷慧,张振福,李殿一,等.亚麻高产栽培措施的研究[J].中国麻作, 1997(2):29-32.
[12] 陈双恩,杜汉强.亚麻抗倒伏性状分析及培土对亚麻抗倒伏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1):83-88.
[13] 孟桂元.亚麻生育后期打顶抑芽防倒效应及其生理特性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
[14] 张华林,邓小华.南方稻田冬种亚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4(12):36.
[15] 金关荣,傅福道,韦茂兔.不同耕作方式对冬播亚麻成苗及原茎产量的影响[J].中国麻业科学,2007(1):18-19.
|